Google Translate

【雜談】文章內容:怎麼樣才能讓故事變有趣?手把手帶你重構精彩情節!

【雜談】文章內容:怎麼樣才能讓故事變有趣?手把手帶你重構精彩情節!

雜談時光_寫作雜談

文章內容

  我在「【雜談】寫作概要:無論如何,故事都要有趣嗎?」說明了故事要「有趣」的論點,如果你贊同這個論點,也想讓自己筆下的故事更有趣,或許你對接下來的這篇文章也會有興趣。

  在這裡順帶一提,我認為不僅僅是故事類別的創作(例如小說與劇本),就連一般的文章,但凡你想要吸引人的目光,或許這篇文章在剔除故事類別的舉例後,核心骨幹對於一般的寫作也是很有用處的。

  廢話不多說!來進入這次的主題吧!

  ▲怎麼樣才能讓故事變「有趣」?

  說了那麼多,怎麼樣才算是「有趣」?

  啊,這不是作者該思考的事嗎?

  雖然我不能告訴你怎麼樣才能有趣,畢竟每位作者的頭腦都是不同的寶庫,我也沒辦法替你決定,但我可以試著告訴你前進的思路

  一、故事舉例

  我們首先設想一個故事,假設這個故事是「青春校園戀愛」好了。

  (這個橋段非常老套,大概是二十年前的新穎或者流行題材?)

  △故事概要:

  ∥自認普通的少年在畢業前夕鼓起勇氣跟心儀的同學告白,原本以為會被拒絕,沒想到少女卻點頭同意,並且在大考結束、等待畢業前的最後半個月開始單純又羞澀的交往,然而少年卻發現原來自己的女朋友……是一位魔女?

  △需要思考的地方

  ■找出故事亮點:

  首先,我們必須要找出自己故事的亮點。

  以實體書上,有時候這個亮點也會顯現在書腰或者書封上面,例如會出現這種介紹:

  「女朋友竟然是魔女?──笑笑鬧鬧的校園戀愛喜劇開幕啦!」

  總而言之,已知我們知道女友是魔女是本故事的亮點,青春校園戀愛喜劇是作品主軸,於是我們可以開始發想。

  ■思考大致上會發生的段落或重點:

  在「青春校園戀愛喜劇」的背景之下,發現「女朋友是魔女」的這個主軸之下,我們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這時候我們開始聯想

  少年面對女朋友的真實身分究竟會有什麼反應?

  標籤為「青春校園戀愛」,那麼應該會有些害羞單純的戀愛橋段吧?

  同時間少年又因為女朋友是魔女的身分而會有不同的際遇?

  女朋友在被少年發現自己的真實身分時又有什麼反應?

  什麼是魔女?跟大眾作品的魔女有沒有差異?

  女朋友是生在魔女家庭嗎?或者後天成為魔女?

  兩人之間會不會因為彼此的背景大有不同而產生誤會?

  ──等等諸如此類。

  多問自己幾個關於作品的問題,幫助作品的構思。

  當我們決定好自己的故事梗概後,大概會開始進行詳細的人物設計或者流程安排,無論你個人的習慣是什麼都不要緊,我們就這則故事開始思考。

  首先,我們依然依照這則臨時想出來的故事繼續舉例。

  假設我們已經安排到一個重大橋段──女朋友的魔女身分曝光了!

  二、開始調整故事橋段:

  最開始,我們可能這樣設想:

  ∥

  週末,少年與少女的第一次約會結束後,少年將少女送回家,兩人在搖搖晃晃的公車上被動地靠在一起,感到甜蜜又羞澀。

  回到家中後,少女與少年道別,卻在要關上大門的那瞬間「變身」成一隻巨大的貓──原來每到黃昏時刻,少女都會不受控制地變身成動物,直到太陽完全下山時才能再次恢復人形。

  ∥

  △思考方式:

  「少女變身」的這件事無疑是有趣的,並且不受控制的變身也是故事的亮點之一,但是其他的部分呢?

  太平凡了。

  彷彿一切按部就班一樣,了無新意。

  故事若要平平無奇,依照邏輯就能達成;

  故事如要精采有趣,那麼我們就得單就每個節點進行思考。

  ■選擇想要修改的故事橋段

  假使我們希望在兩人的第一次約會時讓少年撞見少女的變身,這時候可以怎麼做?

  首先,我們選擇保留最想要的設定:少女會在黃昏時刻變身成動物。

  再來,同時選擇保留事發時間節點:兩人的第一次約會。

  於是,「在第一次約會的時間點,少年撞見少女的變身」變成一個不可撼動的主幹,其餘都可以被修改

  於是我們開始試著設想以下幾點:

  1. 時機:黃昏時,兩人正在做什麼,能夠導致少女的變身被少年發現?

  2. 地點:少女會在什麼樣的地點變身?少年是獨一無二的發現者嗎?

  3. 人物:少年會有什麼想法?少女又有什麼反應?

  4. 邏輯:少女明知道自己在黃昏時刻會變身,為什麼並沒有事前準備、還讓少年發現?又或者少女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變身(變身時為失憶狀態之類的)?或者因為與少年約會的心情亢奮而導致變身的隱藏條件被觸發?

  ■構思過程=針對橋段的延伸思考

  我們根據時機點、地點、人物以及故事邏輯的個別條目進行思考,找出你覺得「最棒」、「最有趣」的點並進行修改,就能創造出精彩的故事──

  這時候可能有人要問了:具體點是什麼方式?我就是想不出來啊!

  雖然這也是作者自己的事,但也有個好方法與你分享。

  那就是「延伸思考」。

  所謂的延伸思考也就是將特定的「中心點」抓出來,並且進行聯想和裁決的過程。

  舉例來說,發現女朋友會變身的少年會有什麼想法?

  △開始調整故事橋段

  於是,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設想了:

  □中心點:發現女朋友會變身

  □開始構思可能發展的路線

  1. 嚇到了,女友是怪咖!分手!

  ▼構思過程

  →真正分手的話,故事就結束了,所以只能是短暫的分手。

  →兩個人分手的原因在於驚嚇,所以要有和好的過程。

  →怎麼樣和好的過程會讓故事同時符合「青春戀愛喜劇」這樣的氛圍?

  →主角(男友)乾脆扮演成魔女的樣子跟女主和好,表示陪伴與安慰

  ▼作者裁決:這種方式,我(作者)覺得有趣嗎?

  2. 突然間覺得超興奮!我的女友怎麼那麼帥!

  ▼構思過程

  →主角(男友)的反應反而讓驚慌失措的女友不安,覺得只是安慰。

  →主角大力誇讚,撫平女友不安的心情,並且替其建立自信。

  →讓原本覺得變身是身不由己的女友覺得這似乎不是壞事。

  →甚至因為變身成魔女的事情幫助到男友。

  →女友變得自信,兩人擁有小祕密,感情加溫。

  ▼作者裁決:這種方式,我(作者)覺得有趣嗎?

  3. 嚇到了!一開始安慰同樣慌張的女友,但同時也感到不安。

  ▼構思過程

  →兩人不知所措,進入了相處尷尬期,雖然看似和平,但問題沒解決。

  →女友因為祕密曝光心緒不寧,因而造成日常更多失誤,陷入低潮。

  →更糟糕的是,女友會變身的祕密似乎也曝光給人知道了?!

  →主角挺身而出,利用○○(巧妙?英雄般?搞笑?)的方式遮掩女友變身的祕密。

  →兩人終於就這件事開誠布公,感情獲得加溫。

  ▼作者裁決:這種方式,我(作者)覺得有趣嗎?

  三、調整過後的檢查

  在上述的構思與調整都結束後,你還需要一些「檢查」。

  所謂的檢查並不是指錯字那些,而是指故事的邏輯以及角色邏輯。

  你的故事有沒有不可磨合的衝突點?(簡稱前後不一致、「吃書」設定)

  你的角色個性有沒有不一致、扭曲?(簡稱OOC,Out of character)

  在這些細節的部分都「順」過一次後,那麼我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比最初的設計更好了!

  ▲如果我怎麼想,故事都不夠「有趣」呢?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其實我們的故事構想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也許你覺得「這個橋段太棒了!」,沒錯,你腦海中的某個橋段真是棒透了!但是那個橋段可能不足以支撐出整個故事啊?

  特別是現在動輒十萬、二十萬的連載篇幅來看,一個有趣的橋段、一個有趣的哏,恐怕連單行本的篇幅也無法支撐起來,這時候要怎麼辦?

  放棄了很痛苦,覺得自己的點子被埋沒;

  不放棄也不舒服,因為一直卡在那邊無法前進。

  放心!我相信這種掙扎有不少作者都遇過,你不孤單!

  這時候,除了放棄以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一、土法煉鋼,按部就班

  重新檢視自己的作品設定,必須確保自己除了「橋段」(哏)以外,還有更多值得引人注目的地方。

  一樣,你可以利用「延伸思考」的方式安排自己從頭到尾的故事劇情(或者說故事流程)。

  身為作者,你必須比讀者找到更多更多這篇故事的「看點」。

  很現實的一點是:如果作者都覺得這部作品不有趣,那麼又怎麼能期待讀者沉浸在你所創作的故事裡?

  或許讀者就是喜歡作者不喜歡的那一味,但是相信我,當你在「寫作奮戰」時,對於自己的作品「有沒有愛」的差異是很大的。

  你想要開心地寫作,還是痛苦地寫作呢?

  二、自我分析,拆解橋段

  你可以試著想想,為什麼你覺得「這個橋段」特別棒!

  是因為角色的反應超讚?還是因為這個橋段比綜藝節目營造出來的哏更能引人目光?

  試著剖析、試著拆解,而後保留你覺得「最棒」的地方,然後回到上面那點──

  重新安排自己的其他元素,如劇情、角色等等。

  三、也可能是場合不對

  可能你在費盡心思檢查甚至調整自己的故事架構與角色等等元素後,發現好像還是哪邊不對勁。

  你發現其實故事流程大致上OK、沒有什麼需要大幅變動的地方,角色的設定很完美,那也可能是背景問題。

  舉例來說,前述的「女友變身」這樣的故事如果放在一般擁有魔法的奇幻世界,那就變得很普通了吧?

  這時候需要變更的就是故事背景,而不是故事流程或者角色本身。

  四、也可能是故事型態不契合

  或許你覺得你擁有一個或者數個好的橋段、好的哏能夠支撐起至少是十萬字的單行本劇情,但其實你所想的「片段」與「片段」之間並沒有強烈的聯繫,也很難「連結」起來,那麼很可能是你的故事型態有問題。

  什麼是故事型態?

  比起連貫型的作品,更像是「單元劇」。

  其實一般而言,都會讓「單一本書」變成「一個單元」。

  意即一系列的小說中,每一本書都可以視為一則完整的故事,除了方便編輯以外,也方便腰斬(咳咳)。

  如果你不是老練的作家,或許「十萬字」已經是個很難觸及的門檻。

  這時候其實也無妨,不妨將自己的作品變成更短篇幅的單元劇試試。

  比起市面上的規格或者所謂「大家的想法」,我更認為「能夠寫出來」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如果有人對你指手畫腳,但偏偏對方一篇作品都沒有,那我想你可能不需要太在意他的言論,除非他是能夠舉出確切數據的市場顧問或者編輯。

  ▲這個結論紮實,但可能很無趣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可能發現這篇文章在講述的都是「細節」的部分。

  到最後你還是得從故事架構、角色設定、背景設定等等基礎工開始。

  其實對於新手而言,或者對於很難寫出東西的人來說,你也不需要在一開始這麼認真。可能你是很有耐心修改作品的人,所以你可以在腦袋裡出現一個大致雛形時就直接開始動筆,邊寫邊想。

  重複強調一次:

  我認為「能夠寫出來」才是重點。

  無論篇幅長短、無論故事是否精緻,比起猶豫,還是打開文件檔,開始寫出自己的故事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叮咚,這裡是不得已的簡單保護機制。因作品屢次被盜取販售,故決定開啟保護,如有不便,請用力咒罵那些缺德者,懇請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