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角色塑造:好人物的準則是不要走向極端
【雜談】角色塑造:好人物的準則是不要走向極端
前頭我寫過幾篇關於角色塑造的文章,其中「【雜談】角色塑造:讓角色更加飽滿立體!手把手教你塑造角色!」更完整地敘述怎麼樣塑造飽滿而立體的角色。
這篇文章我依舊想談談怎麼樣塑造「飽滿」的角色,並且用較短的篇幅與各位分享。
一、先了解什麼是極端角色?
「壞人就要壞到底,好人就要堅持正義」──不知道你認不認同這句話?
如果你認同,那代表你可能偏好這種面向單一的角色。
面向單一的角色也就是極端角色,他們是很稱職的工具人,也是很名符其實的「紙片人」。
如果這個世界非黑即白,那麼極端角色就是最佳代言人。
△為什麼會出現極端角色?
極端角色能夠節省作者與讀者的腦容量,讓作者不用費盡心思去衡量該角色的個性,也不用讓其生動活潑起來。
這樣的角色甚至「出生」以來只帶著一個目的,而那個目的就是被用來作為推進劇情的工具,又或者成為主角(或者主角群)的寥寥人生經歷之一。
例如無腦過來鬧場的嫉妒狂,例如一路虐待主角到底的極品親戚(註:此處極品為負面意思,與反面意義的奇葩一詞有雷同之處)。
我們無須費心思考、也不用認真評判,就可以很清楚地說:這名角色最好永遠消失在世界上──這種之於現實世界而言很為殘忍的話。
讓我們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例子舉例好了。
∥
有一個人被偷了東西,恰巧那是他重要的東西或者臨時不見會很不方便、造成麻煩的東西。
於是受害者詛咒:「偷東西的人都去死。」
後來警察抓到了受害者,對方是赤貧戶,而且不是因為他不努力工作,而是家中都是重病患致使薪水入不敷出,就連自己平常也是抱病上工。
受害者知道情形後,冒出了愧疚,並且決定不要追究,還貼了好多生活物資幫助竊賊一家,而警察也因為這件事情能夠向社會局通報,想辦法替他們申請補助。
∥
我們可以知道「罪犯都去死」是一句情緒性發言,並且也是一種不用腦袋分辨的言論。
比起公正公平的判決或者等比例原則的懲戒而言,「一律死刑!」是不需要動腦的。
就像那些在小說與漫畫中活躍著的極端角色一樣。
我們不必像是濫情的團體一樣處心積慮為重罪犯、為反派找理由,替他們逃離符合比例原則的懲罰,但是我們可以考慮讓自己筆下的那些角色們更飽滿些,不都那麼極端。
(我想那種窮凶極惡的愉悅犯究竟在少數,並且愉悅犯的「反派魅力」也暫且不在本篇敘述)
△極端角色真的不好嗎?
先說好──偏好極端角色是個人愛好,並沒有不好。
但如果身為創作者,你想要讓你的角色更具魅力,那麼壞人不妨展現出他好的那面,而好人不妨存著點不那麼好的心思(無論偶爾使壞、自私甚至帶著那麼點雙標)。
如同太極一般,陰中帶陽、陽中帶陰;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二、角色過度極端的話,要怎麼解決?
當我們了解什麼是極端角色後,就要開始動手「調整」這些角色的設定。
不用太多,打八折就好!
△打八折!
如果你喜歡個性鮮明的角色,那不妨將一名極端角色的行徑「打八折」。
可以在極端的個性打八折,也可以在極端的目標打八折。
什麼是打八折?
■舉例:戀愛小說裡的惡毒女配
舉例來說,在以戀愛為主題的小說中,很常出現嫉妒女主角能與男主角相處融洽甚至交往、結婚的女配,這時候那位「惡毒女配」的角色總會竭盡所能地利用一切刁難女主角。
但問題來啦!如果那位惡毒女配的設定也是仰慕男主,或者單純羨慕男主的身分地位與權勢,那麼她有什麼理由在大眾面前也展現自己的刁鑽嘴臉?
我相信大多人總會想在心上人面前表現得更好一些,但偏偏這樣類型的惡毒女配(或者無腦惡毒女配)總能勇往直前,任由情緒主宰自己的行動,並在事後深深懊悔。
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角色是單一目標角色啊!
她的出現目的只在於「刁難女主角」一點,只要在這個地方無限用力,她的「人生目標」就達成,並且可以在其後功成身退。
她的目標簡單且明確,但難免讓人覺得無聊。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免洗工具人就是這樣啊!
但我想說:至少在《雜談時光》中,我(或者我們)要追求的不單單是讓人打發時間的套路或者過場,而是兼具娛樂性質的同時,還想要讓人印象深刻。
作品的各方各面元素加起來只要到六十分就算及格,但我們希望不只停留在六十分,而是走向更高、更高。
■打八折後的「惡毒女配」
所以,像前述舉例的惡毒女配如果將她的個性甚至目標「打八折」,她會出現什麼樣的表現呢?
例如雖然她很認真地刁難女主角,但在比女主角而言理所當然更吸引她目光的男主角(心上人)出現時,她頭上的雷達總能第一時間發現,並且表現出最好的樣子。
在劇情進展中的當場,她變臉迅速,甚至舉手投足姿態都能換作最美麗大方自然的模樣,就像是第一次陷入戀愛(單戀)的少女一般可愛。
她依舊嫉妒女主角,恨不得取而代之;但她同時也是喜歡男主角的人,自然也會為了男主角而表現。
我們必須要思考這位惡毒女配眼中的重要人物是女主角>男主角,又或者是男主角>女主角。
她的心中是打散女主角的光環,又或者獲得男主角的青睞?這點在三人面對面時的碰撞也會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就算是很普通單一的套路橋段,只要能稍加著墨,也能寫出生動活潑的情節。
△唯一的準則是不要偷懶,或者少偷懶
不得不說,那種無腦橫衝直撞的角色的確很省時省力。
你不需要去琢磨角色的出身、心境,也不需要了解這個角色的一切,只要給其打上一個很單純的標籤並運用,用完丟了就好。
■好像很認真,但實際上偷懶了的例子
我也曾在沒有發表過的作品試寫過這樣的角色,不是什麼惡毒女配或者最終反派BOSS,而是「擁有明確目標,想要討伐魔王的勇者」這種類型的主角。
噢!好!問題來了!
當時候的我覺得自己沒有偷懶呢!
畢竟青春年少時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偉大的理想或目標,對吧?
我就是按照這樣的設計去設計那名角色的。
結果問題來了──事實上我還是偷懶的。
我給那位主角打上了個「勇者」的標籤,並且妥善地規劃了他的旅途,然後呢?
打死我都沒想過那位主角會變成我最討厭的角色。
什麼聚集同伴、勇敢踏上旅途討伐魔王的勇者啊!根本就是討人厭又莽撞的少年好嗎!
這樣的勇者只是為了自己「討伐魔王」的目標,也就是自己的名利就到處行走說服夥伴加入──為了自己的名利也就罷了,他從前沒有累積任何的聲名,也看不見他的領袖魅力,他要怎麼說服他人加入自己的隊伍?
是的,那部未發表的作品就這樣死在我的硬碟裡,印象中是2008年的事。
決定把這部作品丟進「廢棄稿件」這個資料夾中的我心裡想著:媽的,我再也不要碰這部作品!爛透了!黑歷史!(現在也鬆了口氣,好在不曾發表)
■問題在哪裡?
這位勇者最大的問題總結的確是我只給他打上了「勇者」標籤,往細緻一點的地方說來,是有很多可議之處。
那個背景大概是類似「五百年一聖人出」一樣,是每隔N年就會有一位魔王誕生,並且那位魔王其實是由討伐魔王的勇者擔任。
設計上是擁有悲壯感的劇本,想要讓一位單純的少年經由痛苦與壓迫蛻變為成熟的人並且在最終做出痛苦抉擇的故事(那時候喜歡寫這種悲劇,好欸!)。
如果你覺得很老套,拜託一下,這都是2008年的事了,那時候的我還沒看過任何一本輕小說,也沒看過任何電視以外的動畫,對我寡淡的人生經歷而言已經是很新穎的題材了。
繼續主題。
請設想,如今的你是一個活在和平國度的人。你的父母健在、家庭和諧,生活上也沒什麼過度不順遂之處,而這樣的你會踏上可能丟掉性命的「英雄之旅」嗎?
顯而易見,很難。
就算你真的踏上了這樣的「英雄之旅」,你總需要同伴,你又要拿什麼說服同伴與自己一起拋頭顱灑熱血?
從前我寫的那部故事的主角出發動能實在太弱太弱了,弱到根本就是一個中二病叫囂,強迫他人跟自己一起「上路」的故事。
而我顯然也早早意識到這點,在他準備說服擁有怪力的鐵匠之女青梅竹馬陪痛自己討伐魔王時,也就緊急煞車了──
爛透了!黑歷史!(再次抱頭)
三、能簡單說明怎麼調整極端角色嗎?
一般而言,我會覺得如我從前一般直接拋棄這個「精心設定」過的故事是最省時省力的方式,但假設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故事呢?
或者「惡劣」一點,我就是想要寫這種宛如雲霄飛車的劇情,也需要這麼一個「天真無畏」的勇者踏上旅途,就像是無知的唐吉軻德一樣?
其實還是可以改的,就看要「改多少」。
△保留你最喜歡的設定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手上有著一篇「明顯行不通」的作品,但你跟我不同,想要讓它變得更好,而不是成為一個電子垃圾,那麼你必須開始思考這點:
在這部故事中,你最喜歡的設定是什麼?
例如我上述的例子,我喜歡的是最後勇者經過旅途的磨練變得成熟,甚至讓讀者們覺得「勇者超棒!」的時候,突然來一把刀砍得勇者措手不及的橋段。
與此同時,我依然希望這個故事發生在奇幻世界,主角依舊是勇敢的少年,青梅竹馬依舊是擁有怪力的鐵匠女兒(而且一定要紅髮雙馬尾!),魔王也要很帥氣!
我想,只有魔王帥到一瞬間能夠壓倒過勇者魅力的程度,才能在最後被勇者打倒、並且在勇者感到痛苦時能令故事更有韻味。
至於其餘的?其實可有可無。
△變動不恰當的設定
在我的例子當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主角本身沒有強大的驅動力驅使他脫離安逸環境,踏上可能會丟失性命的冒險旅程。
所以在這個例子當中,「不恰當的設定」也就是環繞在主角周遭的設定。
必須某種程度地製造他不得不離鄉背井、踏上旅途的環境。
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讓他決定踏上旅行,總之,作為作者就要有成為「神」,給主角製造不良環境好讓他能夠「經歷一番寒徹骨」,成為盛開的花朵。
不要太過偏愛自己的角色。
就像是我們冬天的時候覺得被窩或者暖氣房特別舒服一樣,把主角的被窩拿走,關掉他的暖氣,甚至把他塞進必須進行密室逃脫的冰箱裡!
聽起來很可惡對吧?
但你的主角需要變化,需要成長,同時還需要讓讀者認同。
一位編輯跟我說: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主角的變化,如果沒有改變,這太平淡了。
這句話我想應該足夠使各位在面對自己的主角時更加「邪惡」些。
四、沒有極端角色後,我怎麼展現相同氛圍
我曾看過幾位作者在回應讀者表示「真的有人會這麼蠢嗎?」的時候,反過來說讀者「這是看小說,不要太帶入現實」。
事實上我是百分之百否定這種想法的。
小說的劇情可能是虛構的,但人性會是共通的。
我曾跟朋友討論起這件事,他說:你要想想,真的有人從小到大就是很衰,老是碰到雷同的事情,所以那些作者可能描寫的就是自己曾遇到的某些歷程。
我心想:也是,但如果想寫出一部好作品,我還是認為這類免洗的極端角色能夠不那麼極端。
我也看過有人為作者緩頰:「如果配角不那麼惡毒,又怎麼解釋主角(或者主角方的角色)心狠手辣的合理性?」
大概的意思是,主角本來也想當個好人,但是因為惡毒配角步步進逼所以亮出獠牙。
事實上,我覺得這個也沒有問題,但……這些年來我浸淫在網路小說裡,看了超過三百部有了,我看過真的能闡述「因為主角被逼迫導致慢慢變得心狠手辣」這種漸進式過程的小說還不到五部。
更多的作品是主角原本是什麼個性,後來就還是什麼個性。
並且,比起「這個環節沒問題」,我更常思考的是「好,要怎麼才能夠更好?」、「在既有劇情之下,怎麼樣才能夠讓這個環節、這個角色更具魅力」。
△我們依舊需要耐心
極端角色因為他們的極端而能夠使主角或者主角方一次性地完成「(情緒)從醞釀到爆發」的過程。
使主角驟然變化的「理由」只要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多麼省時省力啊!
就像早期我常常看到宅鬥或者宮鬥類型作品,女主角或者配角只要一次流產就能從天性善良單純的小白花變成心狠手辣的食人花。
說實在話,從前看只覺得「哇,這個角色變壞了我不喜歡了」,現在看還真的有點突兀。
追根究柢,在其中一部作品中,討我喜歡的小白花失去我歡心的原因不是因為她不再是小白花,而是少了鋪墊,少了文字探討人性的掙扎,甚至小白花初次嘗試害人的緊張(她不曾當過壞人!)都沒有,反而是「呼!鬆口氣!我終於做到了!」
不是,這不是在課堂上做實驗,妳是在害人啊這位姊姊!怎麼可以這麼駕輕就熟,直到成功後才輕飄飄地表現出鬆一口氣的感覺!(扶額)
■鋪陳!遞進!
通往樓上的方式需要階梯,我們需要遞進變化、耐心鋪陳。
就算沒有極端角色,依舊有大大小小不同事件或者合理的劇情作為迫使主角改變的誘因。
無論是主角被迫改變,或者主角在目睹他人狀況後主動想要改變,總而言之,情緒的積累很重要,而不是利用極端角色車輪戰的方式達成目的。
如果你覺得沒有那麼多誘因,那真的很抱歉,你的劇情架構是不足的,需要從頭想。要不然就打從一開始將自己的主角設定成假裝已經社會化的食人花,那麼故事看起來會更加有趣些。
五、來個結論吧!
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
被眾星拱月的主角,如果「拱」主角的都是一些很扁平、很單一、很極端、沒有任何記憶點的角色,那麼主角的魅力也不會被映襯出來。
或者講直接些,一群差勁的人其實不能使主角看起來更高潔美好;
但如果在一群優質的人們當中,主角依舊能散發出魅力,那才是更棒的主角。
極端角色是輕鬆的方法,卻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筆下的人物更好,那就應該放棄這種可拋式的設定。
好好地構思豐富的劇情、精彩的情節,將角色的魅力表現出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