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寫作概要:快速構思!從零開始迅速產出作文!
【雜談】寫作概要:快速構思!從零開始迅速產出作文!
雖然離學生時代已久,但考試時撰寫作文的記憶仍會跑回腦海裡。
要寫作文很容易,但要快速構思作文且獲得高分並不簡單。
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同時大家都在同一間教室,還有監考老師盯著看,再加上日積月累的壓力,導致臨場考試時腦袋內一團糨糊是很正常的。
而這篇雜談教你的方法是「規格化」,利用SOP(標準作業程序)帶自己抓回理智,快速進入狀況並且利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文構思並書寫出來。
這次分享的方法無論是學生考試作文,或者對於各式各樣的寫作甚至是小說的構思都會有幫助。
來吧!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重點!
▲第一步:抓住主題要點
你面對的題目是「實際」的還是「抽象」的?
實際的題目包含具體的人事物,抽象的則是概念性的題目(或者是「莫名其妙」的題目)。
無論是哪種主題,依循下列步驟都可以讓你快速從茫茫然中回過神來。
一、分析:看見主題的第一時間要做的事
無論是抽象或具體的題目,看見題目後的第一件事都需要進行「分析」。
分析什麼?
分析題目座落的範圍──
這裡需要注意:命題者的想法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你自己而言,這道題目的範圍能夠落在哪裡。
例如93年的「偶像」,你可以談偶像對於人的意義,也可以談社會責任,也可以談追星。
例如102年的「遠方」,你可以談未來的願景、可以談人生後悔經歷、可以談生死、可以談實際的距離。
總而言之,你擅長什麼就寫什麼。
正在考試中,沒什麼好挑的,重要的是爭取時間選定你要的範圍,並且準備構思。
△如果是二選一題型
近年學測的題型屬於選擇立場並申論的題目。
這有點類似大學時的申論題,其實暗藏陷阱。
陷阱是什麼?
舉個極端的個人經驗來說好了──
N年前我小學時,老師出了類似的題目要大家辯論,但老師已經有既定立場,並明顯對另一方面的立場展現強大敵意。
在我抽籤抽到了老師反對的立場後,當天辯論輪到我申論的環節時,老師直接跑出去看天空看花草,回過頭來評論:這個立場的是在說什麼鬼我不知道!說得爛透了!
閱卷老師的立場顯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分數,這是很靠機運的事情。
我們沒辦法抱怨這個,只能想辦法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做到最好。
關乎這點,從前我聽到閱卷教授提及學測作文的部分,他們的建議是這樣:
■注意一:不要罵題
如果題目問你蘋果與香蕉喜歡吃哪種?
千萬不要在論述中表示:這什麼爛問題?蘋果和香蕉都是營養的水果,我都喜歡!
■注意二:專注論述,不帶情緒
立場或觀點的二擇一中,選定自己的立場並為自己的觀點論述(而非情緒性的辯護)。
說明優點以及自己為什麼認為這樣很好,不要說廢話。
「論述」與「情感抒發」是兩回事,如果是論說文題材,那麼扣緊主題、圍繞說明是個中規中矩的保守方案。
二、快速刪減素材,抓住唯一重點
每道題目一定會有超過一個範圍,選擇的標準除了是「你擅長」的以外,還有什麼?
那就是「你最富有情感的」的題材是什麼。
不少高分作文都與作者自身的體悟有關係,就算感悟稚嫩,只要是針對主題、受主題影響的感悟,都會獲得較好的分數。
從前我的老師曾玩笑:唉!現在令我落淚的作文竟然都是造假的,十個學生有八個阿嬤掛急診在病房等著他拿高分回來光宗耀祖的。
你知道為什麼嗎?
人都是八卦的(啊不是)。
更正確地說,那是因為「人性」。
人有同理心,因而產生同情。在壓力下哭著成長的情感總能感人肺腑──大多時候是這樣的。
並不是要你賣慘,而是如果你能在逆境中展現出方正陽光的三觀,這樣教科書式的可貴品格自然能獲得青睞──
說得更直接點:你可以賣慘,但不是抱怨也不是牢騷,而是利用你的慘來襯托出現在的你是不陷於泥淖的積極靈魂。
▲第二步:無限制擴散聯想
決定好範圍後,我們開始聯想。
聯想什麼?聯想要拼湊進作文中的元素。
我們可以將元素分為兩層:
第一層:主要元素(概念)
第二層:次要元素(題材)
一、不要慌!從現在開始擴散聯想
擴散聯想的方式很簡單:想到什麼記下什麼。
不要擔心有用不上的元素,總歸你不可能全部都用上,但只要聯想出越多,你能篩選出來的東西就越多。
△第一層元素
首先我們主要需要想的是第一層元素,也就是主要元素。
第一層元素類似大綱,你想要朝什麼樣的方向書寫?
是依靠個人經驗或者社會時事?又或者有讀到歷史故事所產生的感悟?
你想要用什麼方式立論?真摯的情感(抒情路線)或者義正嚴詞(論述路線)?
如果作文題目問你香蕉蘋果喜歡哪個,你想要就自己的回憶、習慣切入,還是用對水果的外觀與營養價值等進行探討?
這些都是第一層元素,可以幫助你釐清你的作文絲路。
△第二層元素
第二層元素也就是次要元素,是可以被利用為作文中被提及的題材。
例如當代新聞時事或者歷史教訓,以近年而言,除了新冠肺炎、流感病毒造成醫療系統負荷過大以外,多元性別與多元平等失控現象也可以是個議題(前提是與作文主題相關)。
如果你有相關經驗,也記下來。
如果你有想到什麼名言佳句可能適合這篇作文題目,也記下來。
二、重複步驟!刪減聯想素材
這是個非常符合斷捨離的步驟。
在一開始,我們盡可能擴張我們的想法,將每個想到的元素都記錄下來,而這時候則是刪除不必要的元素。
△去蕪存菁,刪除離題元素
首先,我們將離題的元素全部劃掉。
離題是大忌,尤其在五百字內的作文(或者三百字內作文)更是如此。
篇幅已經夠短了,離題還得了?
△篩選出更具價值元素
離題元素都刪除了,接下來要篩選更具價值的元素。
怎麼判斷什麼具有價值?
第一,能夠被你連連看,成為關係緊密的元素──用俗話說,就是用膝蓋想也知道這兩個有關係的元素。
第二,扣緊自己論述立場的元素──如果有與你想要論述的立場相悖的,或者比較中立的元素,那就刪掉。
如果篩選到最後,能用的元素還是很多,那就在每一個元素旁邊打個記號,○表示優先使用△表示次之之類的。
▲第三步:快速結構
一、萬年不敗的結構:起承轉合
這年頭,說人寫「八股文」都變成負面意義,但我完全不這麼認為。
如果你不知道「起承轉合」怎麼樣用會很精確,不如去看看所謂「八股文」的格式是什麼,一定會有所得。
「起承轉合」是一個完整的論述結構,然而在書寫申論時,你會發現「起承」沒問題,「合」也很簡單,但是「轉」是什麼?難道要轉變自己的立場?
不是的。
看看八股文吧!
開頭要你破題,再來簡述題義並開始議論,接著寫出議論中的「精華」、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再用沉穩嚴肅的字句襯托,最後收束題義並書寫結論。
論述也是如此。
不需要拐彎,來個「但是」如何如何,而是強化自己作文中表達的觀點與概念,讓你的作文更讓人印象深刻。
二、破題法具有優勢
如果是論說文,我通常推薦破題法。
這項根據來自於許多位高中老師與大學閱卷教授。
說白一點好了,每名教授都要閱讀大量作文,誰有時間跟你慢慢品味文章?
如果你的作文是值得回味、越讀越香的那種,很抱歉,分數早就打下去了,你不會擁有第二次機會。
某方面來說有沒有像是現在網路上大家在探討的速食文化一樣?
我甚至聽過閱卷教授說:開頭看一看,結尾看一看,中間掃一眼,字體是否工整就是四大「著眼處」。
每名教授都有每日閱卷目標,就算他們真的很想好好讀、不想耽誤學生的前程也沒辦法。
我們沒辦法改變這種現況,所以只能找出最佳「破解方式」。
破題法,一句話定江山。
而且第一句最好還是精華與文章思想核心之所在。
多給閱卷教授看幾秒鐘你就贏一半了!真的。
▲第四步:落筆行文
最後一步當然就是落筆了。
除了不要寫錯字、字跡盡量工整這些基礎概念以外,在你落筆以前,請將文章在自己的腦海中大致過一次。
不需要很詳細(詳細的寫出來就好),而是這種模式:
「我先如何如何,再來怎樣怎樣。」
大致上確定好自己的段落先後順序,就能落筆啦。
畢竟是紙筆寫字,很難像是打字一樣還能刪刪改改,所以直到最後的這個步驟,也就是一筆定江山了。
只要前面的元素都有應用到,其實你的作文就已經在腦海中打過草稿了。
臨到考試時,你日常的積累都會成為這一刻的爆發力,這時候也就不用想自己寫得好不好,寫出來就對了。
▲最後
我之前也寫過如何「從零開始寫作文」,這篇文章的數據超乎我意料,我才赫然發現真的很多人需要這類型的文章,於是這就又產出了一篇更進一步的雜談。
這篇主要是在考試時的實戰作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能力範圍內最佳的文字。
中文畢竟是母語,閱卷時的判定標準一定會比英文作文高上許多。
不瞞各位說,當年在考試時,我英文作文還更高分,但我的英文奇差無比,只因為掌握了「多加副詞」的概念就得到了我也覺得誇張的分數。
至於中文作文,因為聽太多閱卷教授與老師們口中的八卦,我還真的覺得很有挑戰性(啊,這種態度會不會太消極了)。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地做到最好──盡人事,聽天命,別放棄!
希望各位都能順利地寫出自己腦中所想。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