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文章結構:確立故事骨幹,再「穿衣服」──剝去外皮,人人都有雷同結構!
【雜談】文章結構:確立故事骨幹,再「穿衣服」──剝去外皮,人人都有雷同結構!
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類型的題材紅遍大街小巷。
例如:異世界穿越轉生這個類別當中,有開局即被拋棄的退隊流、有殺天殺地的龍傲天、後宮日常歡樂向、種田/基建成長流或者最強BOSS隱居鄉村等諸如此類。
總而言之,觀眾喜歡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雷同題材產出。
有人偏好這類型的作品,也有人覺得「無聊死了!怎麼又是這種題材?」
但若是身為作者,我們可以嘗試看看更深一層的部分,並且發現這些所謂的「題材」都是外皮!
是的,「外皮」。
當我們更深一層「扒」開這些作品的外衣時,我們會發現其實核心骨幹就是那幾種。
我們要如何拆解自己構思出來的故事概念(想法),找到自己的核心骨幹?
在找到核心骨幹後,怎麼精確找出與讀者共鳴的元素?
在確定好一切後,如何再為自己的故事骨幹披上外衣?
如果你是創作者,又是想要走商業向的作者,這篇很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當然啦!如果你是「我想寫讓我自己快樂的小說」這類型的作者,或許也可以來看看商業向的作品思路是什麼。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篇雜談吧~
▲拆解故事,找出核心骨幹
你可能常常聽到有人說:「這部作品又是這種套路。」
什麼套路?開頭被退隊?有血統才有實力?
這是核心骨幹嗎?
不,這不是核心骨幹,這是「外皮」,也可以說是第一層外皮。
那麼,核心骨幹是什麼?
一、你知道核心骨幹是什麼嗎?
所謂核心骨幹指的是更加鮮明的要點。
下面舉兩個例子:
△舉例一:平民主角帶領小夥伴們打敗魔王
∥某部作品的主角是平民百姓,因緣際會成為勇者,並踏上征討魔王的道路。
∥在征途中,原本因為出身平凡而備受輕視的他在屢次展現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後逐漸獲得眾人信賴,更在其後甚至憑藉著優秀的領導能力凝聚眾人信心,帶領眾人打倒魔王。
這裡的骨幹是「友情勝利」。
△舉例二:穿越者帶領全家致富
∥穿越到古代貧戶的主角,左打極品親戚、右打鄉鄰惡霸,靠著現代帶來的知識「發明」許多小玩意,並藉由經商致富。
∥從鄉村到城鎮,從城鎮到京城,面對的友方與敵方層級也節節高漲,最後帶領家人成為富甲一方的人家,並憑藉智巧(或婚姻)獲得更高的身分地位。
這裡的骨幹是「打怪升級換裝備」。
二、核心骨幹的類型
核心骨幹的類型老實說也就那幾種。
例如:團結、友情、勝利。
例如:打怪、升級、換裝備。
例如:求人不如求己,自立自強。
例如:與真愛攜手突破難關……等等。
核心骨幹的用意是什麼?
對於讀者而言,它可能也算是套路的一種,就是單純的題材類型。
但對於作者而言,它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重要性大概之於船錨。
△確定核心骨幹的好處
當你在書寫大綱時,緊抓住核心骨幹避免歪題。
擁有核心骨幹,也可以有效強化自己的作品結構。
當你安排故事環節時,扣住核心骨幹可以讓自己的文章更加凝聚──
也就是利用不同的事件描述同樣的概念,除了可以加強自己想表達的觀點外,還能讓該觀點更加有說服力。
▲與讀者共鳴:核心骨幹的建構概念
除了能夠凝聚作品、強化作品概念、避免歪題等好處外,核心骨幹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核心骨幹的主體意義在於與讀者產生共鳴,讓讀者沉浸其中,並進而吸引更多讀者。
一、練習找出核心骨幹
如果你找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並找到它的核心骨幹後,要怎麼知道這部作品為什麼吸引人?
如果你正在構思一部作品,或者想「檢討」一下過去寫出來的作品,要怎麼知道自己距離更好更好的作品還差在哪裡?
無論你是好奇他人的作品,又或者想讓自己更進一步,總而言之,你可以試試找出每一部作品的核心骨幹。
找多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核心骨幹」都只緊扣住「一種」意義。
那就是「人心」。
二、核心骨幹與讀者共鳴之處
如果你想要更多讀者看自己的作品,先決條件自然就是要寫好一部作品,對吧?
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也有無數細節需要注意,這些在網路上的眾多文章中以及我的《雜談時光》專欄裡都會分享,找自己喜歡的、想用的用就是。
然而其中一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也是至今為止我也一直努力的方向:
「與讀者共鳴」。
核心骨幹擁有的概念與人心緊緊相伴。
人們想要什麼?
人們想要努力必有回報。
人們想要天上掉餡餅。
人們想要壞人受到懲罰。
人們想要友情、愛情、事業都得意。
人們想要功成名就、富可敵國。
人們想要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這些都是人類的慾望,而能夠與讀者共鳴的核心骨幹都會「埋入」這些慾望。
所以無論是「通過重重關卡得到勝利」的成就感,「赫然發現自己有超能力」的驚喜感,「暗戀的對象其實是自己的祕密守護者」的虛榮感等等,這些慾望都是核心骨幹當中真正透露出來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大喊一聲:「我要不勞而獲!」肯定會受到許多正義之士的白眼,但是我們跟著故事裡的主角開心開心總不犯法,對吧?
娛樂作品的意義也就在這裡呈現出來了。
紓壓。
喔對了!如果你問我,那些悲苦的文學作品呢?跟慾望有什麼關係?
也一樣啊!人總會有憂鬱的時候,看著同樣傷痛的文學作品,就像是失戀時聽著失戀的歌一樣,也有療癒意義的。
就看你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哪裡,往那邊寫就對了。
△唯有人性與人心是引發讀者共鳴的唯一條件
所以說,「人性」或者「人心」是讓讀者對文章產生共鳴的唯一條件。
其他的說再多都是外皮,可以慢慢建構、好好思量,不過核心骨幹就真的如字面意義一樣,是「骨幹」,我們只要抓住概念就夠了。
剩下的部分該怎麼寫就怎麼寫。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開頭,不如讀讀「這篇雜談」,用一句口訣幫助自己從頭開始構思故事。
▲重新貼上外皮,完成理想的小說
當你確定好自己故事的核心骨幹後,就可以繼續構思故事啦!
也可能你更習慣先構思好故事再來找核心骨幹,那都沒關係。
無論你是先確立骨幹再構思故事,或者先構思故事再來找尋骨幹、調整故事都可以,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喜歡的方式走就好,不必要在這種細節上折磨自己。
找到核心骨幹的真正意義在於重新檢視自己的故事,讓自己的故事變得更好。
一、從頭再次構思故事
如果你已經找好自己的核心骨幹,卻發現自己的故事與想要表達的概念衝突怎麼辦?
例如明明應該要是「打怪升級換裝備」的升級流派文章,結果最開始主角就拿到了最好的裝備。
例如想要寫個自己也能大殺四方,最後愛情事業兩得意的大女主作品,最後卻因為慕強的心態反而陷入落難少女的困境,變成女主最後還是要男主幫助才能走出泥淖的小說。
兩個方法:
要不是調整劇情,要不就是重新確立骨幹──唉呀!想想都是前者比較簡單、不用大費周章嘛!
在這裡也有一個簡單的小方法跟你說:
把大段落當成一個大圈圈,小段落當成一個小圈圈,只要每個圈圈的主幹不歪,通常成品也不會歪到哪邊去。
二、需要避免的雷區
說了那麼多核心骨幹的重要性,有沒有什麼需要避免的雷區啊?
當然有,而且我也不知道我如果做個列表,是不是能夠涵蓋了大部分雷區,所以我在這裡就表達一個概念──避免「自己打自己的臉」。
大致上的意思是,你的作品內容必須邏輯一致,不能自己丟出個迴力鏢回來打自己。
如果角色的特色就是極致護短,那就要讓他在面臨必須大義滅親的時候也那麼不公平一點,然後再把角色面對的掙扎與痛苦寫給讀者看(如果有的話)。
如果主角總強調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就不要讓他穿越回古代社會還去說什麼買死契的奴才才會忠心不背叛,又或者對特權階級特別享受(別覺得這誇張,我好幾年前總是總是看到這種自打臉的方式)。
我沒有仔細研究過那些迴力鏢作品的數據如何,但我知道我看過數據好的作品、口碑好的作品邏輯都是一致的。
▲總結:你願意花費多少心力建構故事?
寫作有很多眉角,每一項都要注意是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特別是網路小說、日更連載的作者們更是恨不得一天四十八小時、三頭六臂撰寫作品,為的就是求快求好,這種模式考驗的就是作者自身的功力,能不能憑藉肉體記憶將一切發揮到最好。
不要說什麼「我不求快,想求好,絕對不會想做日更」這種故作清高的話了。
每個地方的生態不同、需求自然也不同,就像是網路連載文章一樣,每篇產出都是金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事前準備越豐富、越周詳完整,那麼在產出作品的過程就會少很多阻礙,換句話說就是會輕鬆很多。
你願意花費多少心力建構自己的故事呢?
好的故事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但我們可以想辦法把自己站著的地面墊得高一些,讓我們能夠更輕鬆地摸到更高處。
在建構自己的故事時,不妨也用「核心骨幹」來檢視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