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文章結構:連載邪典!止損腰斬又不想打壞口碑的絕佳方法!
【雜談】文章結構:連載邪典!止損腰斬又不想打壞口碑的絕佳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連載小說作者,你會很需要這篇!
開宗明義:這篇雜談將跟你談談「作品該怎麼腰斬才不會打壞文章結構」。
也就是你腰斬了,讀者搞不好還沒發現,只會覺得這篇故事好像比較短、比較簡單,但看不太出來是被你突然決定腰斬的!
對於連載小說而言,這根本祕笈中的祕笈──
而且其實超簡單!
開頭先說好,我不鼓勵腰斬!我鼓勵在剛開始不要看數據,耐心定時定期連載,完成自己的作品!
長久的耕耘比一時的數據其實更重要。
但如果你真的很缺錢,特別是在收費連載市場想要在最短時間內闖出一片天,那麼這篇雜談對你來說絕對會是有用的文章。
嗯……「小說寫作邪典」,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文章結構的兩大類型
一、一般的作品結構
我曾寫過的雜談中,提及「文章結構」的有下面幾篇:
【雜談】新手起步:作文寫不出來?無私教你從零開始的作文創作法!
基本上大抵不出「起承轉合」這樣。
一般而言,我們在安排故事大綱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一部完整的故事中,「起承轉合」就是一個簡單的文章框架。
又或者,你也可以參照八股文模式,更進一步細化起承轉合來讓自己的故事更加細緻。
然而這樣的狀況在連載作品中一定會碰到某個問題──
如果我是追求及時數據的作者,我想要放棄這部故事,無論是斷尾不填坑(放棄這篇故事並停止連載),又或者腰斬(草草收尾),不管怎麼樣都會打壞口碑吧?
如果說直接刪掉整部作品,那也不算個好方法。
於是如果想堅持下去,要不是自己內心痛苦,要不就是後面寫得亂七八糟,怎麼樣都不利於長期發展。
特別是收費的作者,那就更慘啦!
打壞口碑=喪失金錢來源,那就糟糕啦!
我們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對吧?
二、腰斬也不會被發現的小說結構!
市面上的小說大致分為兩種:
△一篇單篇故事
通常是單行本小說(全一冊),也有可能故事比較長,但最多分上下集或者上中下完成。
這種也屬於第一大段的「一般的作品結構」裡面。
直接爽快地運用「起承轉合」這樣的結構去擬定大綱是沒問題的。
△超長篇故事
這樣的故事通常超過30萬字,也就是如果是實體印刷,大概也要超過三本書的程度。
小說的內容字數多寡並不代表「水分」多寡。
「這篇小說很水」或者「水分太多」指的都是作者混字數。
但小說的字數很多,也有可能是該位作者在塑造角色時特別用心,也可能是裡面的事件多、形容多。
知名小說家倪匡(也是我超喜歡的作家)曾有部作品,從頭到尾就是主角衛斯理與白素夫婦對著(印象中是)特務黃蟬帶來的照片分析討論,從頭到尾竟都沒讓人感覺到無聊!
也就是那時候,我赫然發現,原來形容詞這麼有魅力──好吧!離題了。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寫的是那種超長篇、大長篇的故事,一般的「起承轉合」故事結構可能就不那麼適合你了。
在這種情況下,若還是會固定連載曝光作品,大綱的擬定也就需要「變通」一下。
怎麼變通?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腰斬連載文也不會被發現的方法
一般而言,你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想要「快點結束」自己手上的作品。
這時候,如果想要趕緊腰斬自己的作品,卻又不想讓讀者看出端倪,那該怎麼做?
精華的片段這不就來了嗎?
一、劇情結構:段落式
我們將原本「完整故事」的「起承轉合」分為「大段落」與「小段落」。
△大段落:首先確立核心
簡單來講就是故事的最大概念──
你想要寫一篇什麼樣的故事,我們先確立,然後再想其他。
一句話:第一步先確立核心。
例如「打怪升級換裝備」為主軸的故事,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主角因為什麼原因開始踏上旅程,每經過一道關卡,就會得到一件裝備或者一段友誼。
這點就是所謂的故事骨幹,我在「【雜談】文章結構:確立故事骨幹,再「穿衣服」──剝去外皮,人人都有雷同結構!」這篇雜談曾經提及。
於是我們的大段落就是這樣:
■開頭
主角被抓進生存遊戲的迷宮中,不破關,就會死。
■過程
需要經歷重重關卡,關卡途中會獲得對破關有用的道具,可能還會「收穫」真誠的或者虛偽的小夥伴。
■結局
最後一關,發現大魔王竟然是自己認識的人!決鬥!並且結局。
──沒有省略,就是這麼簡單。
簡單來說,就是你需要設定「開頭」、確定「結尾」,並且知道你的過程中大致上在幹什麼,也就是說你要心裡有數。
例如說:生存遊戲的題材主打闖關,打魔王的題材主打就是打越來越強的怪,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題材過程為她逃他追她插翅難飛。
△不要設定太細緻
簡單來說,在最初的時候,我們的設定不要太細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真的真的「意志堅定」,將自己故事的核心骨幹與主軸全都確立並且執行。
這點我之前的雜談提過了,這裡就不重複說明,僅附上連結供查閱。
簡單地來說就是要很貼合主題就是。
二、故事安排:重點式
一般而言,我們會這樣設計一個故事:
主角為了要追求最終目標,可能是復仇、可能是追求某種原因、可能是保全性命,經歷了一大串事件後終於到達目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有一些轉折或者意外,都是作者企圖讓故事變得有趣、變得精彩的設計,而大致上也是遵照「起承轉合」這個特點。
但是連載的故事如果想要因為數據而調整方向、變更故事走向,甚至想要腰斬開新的作品,結構就一定會被破壞。
△安排故事的要點:頭尾最重要!
所以故事的安排就要注重一點:
頭尾重,身輕。
意思是原本的故事是:
∥開頭→連貫事件→連貫事件→連貫事件→連貫事件→結尾
現在就要改成:
∥開頭→單獨事件→單獨事件→單獨事件→單獨事件→結尾
就像是單元劇一樣。
你可以從超長篇的漫畫,像是知名的《烏龍派出所》、《名偵探柯南》以及《銀魂》等作品看到這類型的表現方式。
△單獨事件也有眉角!
在連貫事件中,主角的前進方向就像是直線,並且會經由直線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累積。
如果作者厲害點,你會發現這樣的故事前前後後環環相扣,每一件小事件、每一個不經意的舉措甚至是每一句話都可以變成一個「節點」,等到劇情進行到後面的時候再次出現時,讀者的驚喜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如果是隨時可能修正或者腰斬的連載型故事呢?
想要堆疊?可以。
想要環環相扣?也可以。
但是必須注意細節。
■超級細節:集中!
集中你的故事段落。
不要在單一單元內給出太多「期許」,不要「發散」你的故事段落。
「期許」與「發散」的意思是,當你在設定故事時,在「開頭→單獨事件→(中略)→單獨事件→結尾」的過程中,不要設立太多近程、中程目標。
例如復仇者要去征討最終BOSS的過程中,不要讓征途的事件與事件之間產生強烈的連貫性,同時也不要給太多先決條件。
一定要經過A才能達到B,前往C的先決條件一定要有經歷A與B時所獲得的元素。
在線性的故事過程,也就是一篇完整的故事中,這樣是可以的。
然而如果你隨時可能改變方針或者腰斬,那就不要這麼做。
你可能會想問,這樣會影響故事精采度嗎?
不會。
單獨事件也可以很精采、很感人,不過那僅限於單獨事件內。
如果單獨事件內有邁向結尾的「必需品」,那它就是主線、不可刪減的一部分,就算你想腰斬自己的作品,也請乖乖寫完。
三、世界場景:開拓式
我曾在「【雜談】寫作概要:世界觀越詳細越好嗎?為什麼說世界觀是新手殺手?」提及詳盡的世界觀設定部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點連結前往閱讀。
這裡也就簡單地提及,連載文的世界背景與世界觀設定一樣就是一句話:
掌握大概念,拓展小地方。
這種方式能夠幫助你省時省力,還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細節困擾。
等到你寫久了,熟練了,這個段落的雜談對你來說也沒用了。
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你寫久了、熟練了,思考的速度跟光一樣,咻咻咻就出來了,這類型的煩惱就不見啦!
△掌握大概念
所謂的「大概念」指的是你的世界的大致背景是什麼?
例如修仙世界的基礎設定是什麼模式?
仙界與凡界到底可不可以互通?
宗門跟宗門之間有沒有競爭關係,還是一致對外採取「仙魔對立」的二元手法?
修仙者跟修仙者之間有沒有階級分別?還是單純實力至上?
「升等」的等級名稱是什麼?
總之大致上的概念都要清楚。
至於細節的部分,等到你有用到再設定也不遲。
△拓展小地方
所謂的拓展,可以想像自己在遊戲當中「開地圖」一樣。
走到哪裡、設定到哪裡。
例如冒險小說中,你有一個大致上的世界概念與認知後,其餘細節的部分就是「時到時擔當」。
只要記得你的「地圖開拓區域」不能與自己的大環境背景有所衝突,那就可以了。
△還有個小撇步
如果你是一個長久以來筆耕不輟的作者,倒不如給自己筆下的故事一個「元宇宙」。
無論你想寫:架空古代、修仙題材、奇幻世界等各種世界,每種類型都統一用一種設定。
這樣等到你就不用額外去想經濟與社會背景等的合理性問題,只要把皇帝、把領主的名字改一改,基礎的文化概念也變一變──噹噹!又是一個全新的背景。
你會覺得這樣千篇一律嗎?
錯。
設定是一時的,是為了襯托故事存在的。
有趣的設定層出不窮,但只有精彩的故事本身才是雋永的。
四、角色塑造:黑洞式
我覺得腰斬文會讓人特別突兀的部分,除了關卡的設定頭重腳輕,還有一個很大的部分是:
前面詳盡的人物刻劃與角色數量、角色支線(個別角色的故事)突然之間消失了!
「欸欸欸!作者!那個誰誰誰的後續故事呢?」
「不是啊!之前那個誰不是要當壞人?結果呢?」
──大概是這種感覺。
想要避免這種狀況,你必須清楚知道下列幾點。
△收束目光!把重點放在主角身上!
主角為什麼叫主角?因為他是「主要」角色。
所以請把重力場放到你的主角身上,你的主角就是「黑洞」,吸引著一切精彩的故事因子往他身上撲。
所以當你將聚光燈聚焦在主角身上,讓他本身帶動故事時,就算你的故事突然間「腰斬」,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記得!就算隨時可能腰斬,角色還是要成長!
一般而言,以出版社編輯的角度,會覺得一篇完整故事的主角是需要成長的。
意思是主角要有所改變,不能跟最開始一樣。
如果你的故事在主角變化過程中突然「啪!沒了!」,是不是很奇怪?
我還記得以前我看一篇滿喜歡的運動漫畫,大概就是主角從心靈上弱弱的狀況,到開始熱血沸騰時,突然之間那篇漫畫就腰斬了……
什麼比賽都還沒打,也沒有前往世界舞台……啊!懸念!
一方面是他最開始的設定很完整,目標訂得太遠,縱使那可能是主角的豪情壯志,但也確實將讀者的期許拉到很久以後;
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主角剛振作熱血就沒有以後了。
就像斷崖一樣,很突兀。
如果你也希望「主角正隨著故事慢慢成長」的特性,同時又私自期待如果哪天你因為數據或者因為自己真的不想寫了、腰斬故事時不要讓讀者感到突兀,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邪惡對吧?
但這篇雜談的主題就是這麼邪惡,讓我來告訴你!
■方法一:開局就來個當頭棒喝!
前面我們說過不要把故事的期許拉太遠,不要設立太多近程、中程目標,對於角色而言也是這樣的。
前面我們說過,連載小說的故事安排是這樣的:
∥開頭→單獨事件→單獨事件→單獨事件→單獨事件→結尾
我們在開頭讓主角登場,表現出他的強烈特質後,在第一個單獨事件就要給予主角當頭棒喝,並以此作為故事展開、故事延續的起源。
例如《名偵探柯南》,意氣風發的少年偵探在最開始出盡鋒頭,但馬上就被打昏灌了縮小藥,此後一切他就得假裝小孩子。
某部小說開頭的冷酷霸總受到重創癱瘓,接著就開始隨著劇情慢慢轉變性格,從暴躁到沉穩,從無情到體貼。
因為開局有個當頭棒喝,後面的轉變也就理所當然。
■方法二:每次的事件都要促使改變
如果你不想使用雷同於破題法的方式給主角來一計棍棒,那也可以在每一個單獨事件都讓主角調整一次個性。
例如:
原本嫉惡如仇的主角在第一次的事件看見可憐人反抗家暴殺死近親,不再認為每個殺人犯都一律該死;
第二次事件開始時,他會去思考犯罪動機。
第三次事件書寫的過程中,不管你有沒有考慮到是否腰斬小說,可以再進一步進行變化。
把握這個原則:穩紮穩打,鮮明轉折。
穩紮穩打就是不要把變化放在未來,而是當下。
不要說「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朝一日也會變成那個模樣」,而是在當下就讓角色有所變化。
鮮明轉折是,每次遇到一個新鮮的事件,就給角色一次感悟的機會。
對於這種連作者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腰斬的作品,最好應對的方式就是把握每一個當下。
△如果是群像劇?
如果要以「這篇文章很可能被腰斬」作為前提,群像劇其實是很不利的。
這類型的作品很容易在腰斬時讓讀者感到突兀,不管你收尾收得再小心,也容易讓讀者看出來。
但如果你真的真的超愛群像劇呢?
也是有方法的。
慢慢出現,像這樣:
∥主角─故事─故事─故事─結尾。
∥╳╳─出現─故事─故事─結尾。
∥╳╳─╳╳─出現─故事─結尾。
又或者:
∥主角─故事─故事─故事─結尾。
∥╳╳─出現─故事─結尾─╳╳。
∥╳╳─╳╳─出現─故事─結尾。
╳╳指的是那名角色還沒正式出場,可能是完全沒出現,也可能是只存在於他人的口中。
不要一下子拓展太多戰線,也不要把「期許」(目標)拉很長,慢慢來,並且務必保持自己的重心在相對重要的角色身上。
這樣一來,如果你突然覺得「這部故事是不是數據稍微緩緩下降了?」的時候,你就可以翻出自己的故事大綱,開始調整讓某些角色提早完成他們的故事、提早退出舞台。
▲讓我們用一句話結論!
前述的幾個段落,我說明「可能隨時腰斬的小說」要怎麼安排比較妥當。
就算腰斬也要神不知鬼不覺,不要打壞自己的口碑!
我依照結構與故事流程、角色設定等細節能想到的都寫出來了。
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這樣的:在最開始,耐心地完成每一部作品是首要的。
你需要累積自己的作品集,而你也會在累積作品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成長。
但如果真的有「不得不」或者心理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這篇雜談所談到的內容或許能夠幫助你輕鬆解套。
在這裡,我認為有一句話特別適合總結這篇雜談所提到的「技術」,那就是:
把握每個故事的段落,著眼當下。
除了最終目標,不要把每個事件的著眼點放太遠,如此一來就方便你根據讀者回饋隨時調整自己的故事,甚至方便你不著痕跡地腰斬作品。
但是請記得,開頭與結尾都還是要乖乖寫完!
洋洋灑灑了五千多字,這篇「邪典」式雜談就到此為止啦!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