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靈感捕捉:什麼?靈感和哏也能靠練習獲得?全方位無死角的觀察方式教你變出精采題材!

【雜談】靈感捕捉:什麼?靈感和哏也能靠練習獲得?全方位無死角的觀察方式教你變出精采題材!

雜談時光_寫作雜談,閱讀更多《雜談時光》專欄主題...... 靈感捕捉,觸動人心的主題是什麼?未來會有所變化嗎?

  在寫小說的途中,又或者在寫一般專欄的途中,最常見的創作者哀號就是「沒有靈感」、「寫不出來」

  如果你認為從日常生活中提取靈感,又或者從網路上找題材等等也都沒辦法讓你的腦袋中擠出東西,那麼這次的方法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比起那種隨興而自然的方式,讓我們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建構」屬於自己的靈感吧!

  ▲從練習開始!用具體的方法捕捉靈感

  利用這次我所提供的方法,你可能會有種「夢回校園」的感受。

  如果你沒辦法藉由日常生活的經驗汲取靈感(感性方式),那麼就讓我們試著利用教科書方式、做練習題的方式把靈感「抓」出來(理性方式)。

  一、找尋標的素材

  首先,我們先找好標的素材。

  要找哪些標的素材才好?

  答案是:隨便。而且不要東挑西揀。

  我們挑選的唯一準則是,不管你喜不喜歡,挑就是了。

  就算現在的你手拿手機半躺在床上刷著這篇文章,床邊點著小夜燈,眼前是一面白牆,那麼:手機、床鋪、夜燈、白色油漆、空白牆壁就是你的素材。

  為了方便舉例,我會歸納人、事與物三種,並以此舉例。

  我會盡量挑選平凡一點的例子,這樣會更方便各位知道再平凡的東西也可以變出奇特的素材。

  △人

  隨便的人都行。

  爸爸、媽媽、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甚至是你今天走在路上看到的路人甲乙丙丁都可以。

  我今天去菜市場買菜,有一攤是我固定會消費的攤販,我拿那位攤販阿姨做例子。

  △事

  去年底我久違得了流感,那個久違是多久違?大概相隔二十多年。

  於是我很新奇地經歷超過38度的高燒、喉嚨痛、鼻塞、渾身痠軟無力等症狀,並且為之新奇。

  就算不誇張類比,我認為還是比劉姥姥逛大觀園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就拿「得流感」當主題吧!

  △物

  我現在正在用電腦打字,那就把電腦當成例子,甚至也可以拿鍵盤當例子。

  很簡單嗎?很隨便嗎?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隨便。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練習,所以簡簡單單的就夠了。

  二、開始觀察

  選定好標的物後,我們可以開始進行觀察。

  觀察主要分三個部分:

  第一個是事物的外在,第二個是事物的普遍印象甚至事刻板印象,第三個則是深入挖掘──

  直到觀察步驟結束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更進一步,進行備受期待的靈感捕捉。

  好啦!先來看看我的舉例吧!

  △外顯特徵

  外顯特徵指的是最粗淺的那種,大概就是純粹的外觀觀察。

  在這個部分,並不需要為自己的觀察進行評價,如實寫出狀態即可。

  ■人:攤販阿姨

  這是雞肉攤販。

  攤販阿姨穿著防水的圍裙與膠靴,手上戴著橡膠手套,自然捲的長髮紮成馬尾。

  阿姨臉上化著淡妝,嘴上招呼著客人、手上的刀也沒歇著。

  阿姨剁雞肉的手法十分俐落,每處理完客人要的部分並裝袋結帳,就會開水龍頭將砧板簡單沖洗過、順便洗個手。

  ■事:得流感

  這次我的流感來得很出乎意料。

  我工作不需要頻繁面對人,十多年前開始,因為空氣汙染、支氣管敏感之故也總是戴口罩出門。

  我無預警地開始發高燒,在此之前也沒有任何症狀,直到吃藥燒退了以後才開始經歷喉嚨痛、鼻塞等歷程,肌肉微微痠痛,其後幾乎昏昏沉沉疲憊了整個月。

  ■物:電腦

  一台電腦的基礎配件是:

  方方正正的螢幕(現在是薄薄的、一點也不笨重的款式)以及一台裝著各種裝備的主機。

  有些螢幕有附喇叭功能,如果沒有的話,可能還會多個喇叭或者耳機、麥克風等配備。

  △普遍印象

  在這個部分,我們可以帶入大眾印象甚至是刻板印象──其實在這裡,我覺得寫出刻板印象(尤其是自己的)會更好。

  除了大眾印象,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舉出一些聯想。

  ■人:攤販阿姨

  一般而言,如果提到「菜市場攤販」會有什麼印象?

  很早就要起床,超辛苦。

  需要久站銷售,甚至要和人討價還價(雖然近十年來我似乎不曾聽到有人殺價)。

  因為接觸需要下廚時還需要清洗的原料,所以可能髒髒的。

  由此聯想到夏天,忙了一整天回家後,是不是汗流浹背,又兼之肉類的味道會腐朽的比較快之類的?

  另外刻板印象的部分,還有個我覺得滿有趣的一點:

  很多人認為攤販殺雞宰豬會造殺業,卻不認為自己吃肉造殺業──噹噹!這好像是個可以記錄下來的題材。

  ■事:得流感

  大眾對流感的印象大概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會上新聞。

  比起公司裡的群聚感染,新聞似乎更關注學校集體感染。

  再來就是定期的衛教知識與流感疫苗資訊等等。

  衍生出來的聯想,可能是關注到醫院診所大排長龍、醫護忙到過勞,以及是否施打疫苗/搶疫苗的論戰和風潮等等。

  ■物:電腦

  電腦可以工作,可以玩遊戲,好像幾乎什麼都能做。

  在早期,電腦是超大型的計算機以及工作器具;

  直到電腦普及化,又開始有「電腦毀了我的小孩」、「電腦毀了年輕人」這樣的言論;

  慢慢地,政府機關的電腦作業與連線作業變得更加便利,許多錯誤也慢慢消失(例如早期身分證重號很正常),調度資料也更輕鬆;

  直到更近來,「毀掉小孩(年輕人)」的,已經不再是電腦,而是手機或者其他媒材,總而言之牽拖的印象變了;

  現在的電腦之於大眾印象,似乎變得再日常不過,或者還會與AI之類的連在一起。

  △深入挖掘

  直到這個步驟,我們需要開始做功課、查資料。

  在練習找尋靈感的過程中,同時我們也自然地、輕鬆地學習,就像是刷一些講解深入淺出的知識類型的文章或者影音一樣。

  如果你是很認真也很外向的作者,直到這部,你可以考慮開始展開田野調查(實地訪問),或許能有更大的收穫。

  ■人:攤販阿姨

  關於市場攤販能夠挖掘的議題有很多,包含:

  工時、不同販售類型的流程(例如哪裡批貨、如何運送,甚至他們來到市場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停車停哪裡都可以)、攤位租金、人脈走向等等;

  如果你親身逛市場,可能會發現也有些外圍的攤販(擺地攤)是零租金的,就是占用停車格或者路邊空地等著顧客經過,而他們的貨源是什麼?(通常是自家種的菜)與有付租金的攤販的關係是什麼?這些都值得挖掘。

  ■事:得流感

  關於流感,除了流感的歷史(歷史上的重大案件等)、流感的類型,甚至疫苗類型都是值得挖掘的部分。

  再包含除了人類流感,也可以開始連結拓展到禽流感、豬流感等資料。

  在這裡,不要以為自己只是很單純地在找資料,你甚至可以從資料「變」出新東西。

  就好比有人看到分子式或者病毒結構,可以連想出許多不同的物品甚至是題材。

  ■物:電腦

  作為一種現代社會中無可或缺的工具,電腦能夠「深入挖掘」到什麼?

  可能你會想到電腦的內部配備與各種不同廠牌的特色與競爭關係等等,這也可以。

  我們也可以挖掘例如各個地區的電腦等級與特殊品牌偏好,甚至開始追蹤與電腦相關的產業鏈等等。

  如果你覺得摸不著頭緒,也可以直接依據時事或者找尋新聞中的科技相關類別開始慢慢研究。

  有時候你可能發現,例如電腦或者一些類別的知識,英文相關的報導或者資訊較為充足,你可以試著以外文搜索──

  別說你英文很破(我的英文也很破),現在的瀏覽器都有直接翻譯功能,很方便。

  △跳脫觀察的想像

  來到這一步,我們就要開始進行腦內風暴啦!

  解放你的思考侷限,開始自由發揮啦!

  什麼?你還不知道怎麼發揮嗎?

  在前面的段落中,我們已經把選定素材的「外觀」、「印象」以及「深層資料」全部都列出來,代表我們已經知道全方位的資訊,接下來就可以發想與拼湊。

  為了方便舉例,在人、事、物等三個類別中,我以「一般題材」、「奇幻題材」以及「腦洞發想(不受限制)」等三個小類別來談。

  ■人:攤販阿姨

  1.一般題材

  在一般題材中,我們可以直接塑造一個攤販阿姨的角色。

  這個類別中,我們選擇的元素是「人」,所以我們就可以將作為元素研究過的「人」安插在自己的作品中。

  至於之前深入挖掘的元素呢?

  假設我們的攤販阿姨是主角,我們就可以從主角的軌跡中找到其他重要的角色,例如上游的廠商與消費的顧客,並且逐漸構築成完整的故事鏈結。

  2.奇幻題材

  如果你想以「攤販阿姨」書寫出奇幻題材的故事,除了我們的攤販阿姨可以是奇幻故事中的一名普通攤販,也可以是「明明很普通地在剁肉」的阿姨,卻在她的刀下出現了神祕力量、剖開時空的那種。

  就是你設定的奇幻元素與攤販阿姨的融合。

  3.腦洞發想

  腦洞發想對於頭腦十分邏輯的人而言可能較為困難,如果你是很難進行創意聯想的人,那麼你可以試試這樣的的方式:

  找一個最不可能的或者與大眾印象最不相關的元素拼湊上去。

  例如:

  攤販阿姨其實是昔日霸總嬌妻帶球跑的那位嬌妻,歲月經過將她的稜角磨平,雖然因為過著平常的生活而與昔日的奢華天壤地別,但是她感到踏實與安心,至少不用忍受內分泌失調、喜怒無常而且有恐怖情人潛力的霸總了;

  ■事:得流感

  1.一般題材

  因為流感這件事而產生怎麼樣的際遇,利用就醫或者乾脆直接買成藥(例如退燒藥)並在家裡休養作為一切事件延展的源頭。

  又或者在事件當中安插得流感而不得不休息等元素,替自己的故事主線按下「暫停」按鈕,作為轉折的片段。

  2.奇幻題材

  比起一般題材作為事件的展開或者調整節奏的轉折,奇幻題材自然就是要加入奇幻元素。

  例如將這次的事件當作「覺醒特殊能力」的展開,又或者把得流感這樣的事件當成從前難題的解答──

  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在有異能(特異功能)的末世世界小說題材中,被喪屍咬了一口的人如果沒有變成喪屍,那就會經歷高燒並且覺醒某種奇特能力。

  也可能像是《名偵探柯南》一樣,因為感冒再配上白酒,突然之間主角就變回原本的模樣,順便解決了某些難題、再次分離新一與柯南的身分。

  3.腦洞發想

  如果想要更奇特一點的,那麼我想前面兩種設定都不能滿足你。

  所以我們來點更新奇的!

  除了「完全不同元素的連結」以及「作為節奏控制」以外,還有什麼方法?

  □第一個:無限放大

  所謂無限放大,就是將「一個月」的流感歷程直接完全放大變成小說的結構。

  沒想到單單只是「得到流感」這件事,也可以這樣運用吧?

  □第二個:支離破碎

  第二個方式,則是「無限放大」的相反。

  我們可以擷取流感歷程中的特殊部分,並且加以運用。

  可能是直接式的運用:

  例如修仙世界中的中毒,那些莫名其妙的毒藥病發過程可以不再是單純而平板的吐血,而是近似於感冒症狀──感覺還滿有趣的。

  也可以是間接式的利用:

  例如你發燒了,那麼就連結「發燒症狀」與「你想要的元素」。

  像是雖然像是在發燒,其實是你的頭腦或者身體被外星迷你族群入侵,他們正在你的身上開派對,導致全身升起發炎反應。

  ■物:電腦

  1.一般題材

  一般而言,說到電腦,我們可能會讓故事中的角色擁有一份與電腦相關的工作吧!

  可能是一般的行政人員,可能是工程師,可能是駭客。

  讓我們更特殊點!

  搞不好人家專業炒股票、玩指數也說不定?(哇這個好現實,通常很難看到小說裡寫到)

  2.奇幻題材

  如果進到奇幻題材,例如較早時期的「網遊作品」,除了讓人躺入遊戲艙、身歷其境體驗遊戲世界,我也看過直接透過電腦螢幕穿越的。

  此外,透過電腦網路連線,進入數碼世界的題材應該也不算少見吧?

  如果想要特殊一些,近年來的日式輕小說:轉生成○○(各種物品),也可以轉生成電腦?或者將電腦帶去異世界?

  又或者你不想跟太多人的想法重複,擁有能夠自由操作電腦的特異功能,也可能有一天,角色竟然能透過電腦跟另一個世界甚至外星人聯繫?

  甚至你可以設計一個鍵盤俠角色,直接靠打字輸出ㄅㄆㄇ,利用實體化的字母攻擊敵人。

  3.腦洞發想

  又到了令人期待的異想天開環節啦!

  電腦還能有什麼令人異想天開的情節?

  早期也有電腦覺醒智慧,跟人類談戀愛的那種題材,對吧?這就是一種奇幻題材或者腦洞題材。

  也或許其實電腦螢幕跟任意門一樣,可以透過電腦螢幕穿梭各個世界或者現實世界的任何有電腦的地方(像是貞子一樣?)

  又或者,我們乾脆讓製造一個「電腦與電腦相關設備全部消失」的災害,並且以此為背景展開故事。

  無論利用電腦或者徹底抹消電腦的存在,這些都可以變成題材的一環。

  ▲結論:來個總整理

  當你一次次練習之後,記得將你的素材整理成一個個文件檔,並且利用試算表(EXCEL)確實記錄下來。

  如果你是需要依靠「字卡」方式記憶,可以將不同元素寫成單字卡排鋪在桌面上,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大腦進行刺激,也可以透過雙手操作進行排列組合。

  別小看這種像是兒童遊戲的方法,這的確能夠有效刺激你的大腦。

  比起從「虛空中」漫無目的抓靈感的方式,這篇雜談所提到的方式更加具體──

  因為靈感其實根本不是什麼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生活中日積月累的經驗,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大腦已經將其糅合成一個又一個可用的題材。

  △簡單整理重點:簡化步驟

  ■第一步:隨便找個主題元素,放眼可見的人事物都可以,不要挑

  ■第二步:將其「外貌特徵(外顯特徵)」、「大眾印象(很平常的聯想)」寫出來

  ■第三步:深入挖掘該主題元素的知識或者相關的議題

  ■第四步:將該元素與自己想要的背景主題(例如現代、奇幻、古代等等)進行連結

  ■第五步:噹噹!故事梗概出來後,記得把自己蒐集過的資料整理好並保存!

  如果你還是覺得這樣的方法不適合自己,那也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幾篇與靈感相關的雜談,或許對你也會有所幫助。

  例如:「從日常瑣事捕捉靈感」或者「利用元素拼湊,快速構成故事」,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叮咚,這裡是不得已的簡單保護機制。因作品屢次被盜取販售,故決定開啟保護,如有不便,請用力咒罵那些缺德者,懇請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