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寫作概要:普通也可以很不普通?越是常識越需要被「說出來」

【雜談】寫作概要:普通也可以很不普通?越是常識越需要被「說出來」

雜談時光_寫作雜談,閱讀更多《雜談時光》專欄主題...... 寫作概要

  最近若有所感,發現「普通的事就是因為太普通了,反而更需要被說出來」的這件事。

  在寫作也是如此,很多流於人們「常識」的事情更容易變成大腦潛意識處理過就算了的流程(或者說變成人們自身的慣性),如果被說出口(寫在文章內),也會變成一個強而有力的主題。

  ▲「過馬路」的啟示

  三不五時我們都會在網路上看到關於「行人過馬路」的議題(或者爭論),我們且不論其他,先將焦點聚焦於某一件事──

  在行人穿越道(或者斑馬線)明明依照號誌標示行走,卻沒有被禮讓(依照法規先後行進次序)的狀況應該不少,對吧!

  然而在我過去的人生當中,被轉彎車輛禮讓的次數屈指可數,還是直到前陣子一直吵鬧,甚至政府祭出罰則後,狀況匹變──

  基本上我在自己的生活區域,過馬路時被禮讓的機率已經從1成變成9成了,超神奇的!

  啊等等,別說什麼因為會被罰錢,我需要過馬路的區域大多是毫無監視器也無紅綠燈的住宅區甚至小巷道,但是還是幾乎都被禮讓。

  ▲潛意識的行為

  除了過馬路以外,你可以稍微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

  起床的時候怎麼下床的、哪隻腳先著地?洗澡的時候是什麼流程?吃便當的時候先挖飯或者菜?跟人聊天的時候會不會不由自主地摸自己的雙腿或者扳著椅子?……等等諸如此類的細節。

  你應該很難在小說裡看到這種很自然的細節,除非作者想要特別表示「某人說謊的時候會有固定習慣」之類的。

  但這些細節是不是可以讓故事裡的角色更加生動?

  如果你是想要寫一般的文章,每一個單獨行動(或者行為)是不是可以成為一篇單獨的議題,為你貢獻一篇文章的題材?

  例如早上起床時,迷迷糊糊之間突然想起昨天看到的網路文章,說是起床不要「驟起」對身體比較好,所以依照文章中的指示先在床上動一動,結果要下床之時突然覺得絆手絆腳的──因為違反大腦(身體)已經記錄下來的慣性,所以在突然改變慣性後卡卡的。

  又或者本來先從右腳上下樓梯,故意改從左腳開始,結果覺得自己走路都不太會走了……等等。

  這些都可以是你的文章當中,屬於:

  ■靈感發想:提取主題,以此作為題材書寫作品,又或者以此進行鋪陳並延伸到自己真正想說的主題

  ■人格書寫:角色塑造中的細節特徵或者讓角色的動作帶動氣氛

  ■背景建構:世界觀構造,例如設定一些特殊的世界規則,進屋子不能先邁左腳否則會進入異空間

  等等之類的題材。

  ▲「普通」的元素也能很「不普通」

  「普通」的元素也可以很特別的地方在哪裡?

  它們在於因為太日常了,反而不會被我們「有意識地」注意到,這時候,這些再日常不過的瑣事也就變得很有價值了。

  在寫這篇雜談時,我突然想起許久以前聽朋友說他們去電影院看了「鬼片」,覺得拍得很好、很有感覺,我問為什麼,他們說:因為故事的開頭就是從電影院開始的,所以大家看完電影後離開電影院時都還覺得怕怕的、很有感覺。

  大概是餘韻吧!

  這部電影是泰國鬼片,名字就叫《鬼片》。

  那時聽到朋友描述的時候覺得超酷的,因為那時候的我根本沒想到可以用這麼日常的行為延伸出一篇完整的故事。

  於是雖然至今依舊沒看過那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卻也在我的記憶中佔據一隅。

  △延伸聯想:主題發散

  我們可以將普通的主題開始進行各種延伸(或者聯想),例如:

  ■普通事件:辦公室例行公事

  我看見辦公室牆上掛著的行事曆白板一格一格的,上面還有每個月都要更換(挪動)的日期磁鐵。

  每個月1號的時候,都要重新挪動一次。

  ■延伸聯想:主題

  如果我將其中一塊磁鐵拿掉,那一天就會「消失」──這個想法也滿有趣的,對吧?

  故事可能就從下個月被我拿掉的那天變成一個巨大黑洞,或者眾人集體失憶開始──可能是鬼片,可能是科幻片,可能是任何類型並且加上懸疑標籤的作品。

  ■延伸聯想:背景架構

  或者當我在將那些磁鐵進行每個月例行的「乾坤大挪移」時,不小心將某兩天的日期對調了,結果變成時空扭曲,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與時間悖論。

  ■延伸聯想:細節描摹

  又或者一部從頭到尾的懸疑片,暗示著不同時空的部分就在於鏡頭一景的月份行事曆白板上的細節變化(數字不同、文字不同等等)。

  甚至「擺錯的日期磁鐵」其實不是錯誤(粗心),而是暗示著什麼,是某人留下的暗號或者求救訊息。

  ■延伸聯想:角色行為

  也或許有一種可能,1─31號的日期磁鐵是某位天才的下棋工具,他會利用日期磁鐵計算什麼或者謀劃什麼。

  再普通不過的行事曆白板就變成他的棋盤,而白板上的文字則分別對應他的行動等等。

  ▲你的思考不必很宏大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不能了解全面,那就沒辦法寫出什麼精彩的、可看的作品。

  但我想提出不同的論調:真正讓人更有感觸的常常會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當然,緊跟時事也是一個方法)。

  例如但凡那些互有爭論的男女議題、婆媳議題等一出現,立刻就會有兩造擁護者開始大亂鬥──比起那些表述經濟局勢、全球趨勢的論點還要熱門許多。

  你不需要在努力成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資深業界人士之後才能寫出精采的文章,日常小事件都可以無限延伸成你想要的主題。

  非常普通的元素也可以。

  ▲結論:說出「普通」

  我們的大腦會因為節省能量而進行自動化處理,忽略許多事情──例如你檢查再多次的文章總還是會出現錯字。

  相同的,日常生活的瑣事我們也都習慣「自動化」,養成慣性後可以節省不少能量。

  這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

  所以當這些被我們習慣性忽略的東西再次被提出來時──噹噹,不就很有新鮮感了?

  這就是為什麼要「說出普通」。

  在我們將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元素提取出來後,就可以進行各種應用。

  無論是作為主題書寫,或者作為作品中的各種元素,都是很好利用的──

  你覺得怎麼樣?要不要試試看將這樣的概念融入自己的作品?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叮咚,這裡是不得已的簡單保護機制。因作品屢次被盜取販售,故決定開啟保護,如有不便,請用力咒罵那些缺德者,懇請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