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ranslate
【雜談】角色塑造:我不聰明,但是想要寫絕頂天才怎麼辦?釐清幾個要點就能輕鬆創造天才角色!
【雜談】角色塑造:我不聰明,但是想要寫絕頂天才怎麼辦?釐清幾個要點就能輕鬆創造天才角色!
先前我曾寫過一篇雜談,裡面提到文章內容與角色的智商的高度取決於作者的頭腦,但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絕大多數是凡人,如果真的想在小說裡面創造出絕頂聰明的角色怎麼辦?
難道只能放棄了嗎?
這也曾經是困擾我的問題。
但現在我不困擾啦!而且我也打算在這篇雜談把撇步告訴你!
▲天才角色的基底與延伸
在我們談到怎麼塑造天才角色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天才角色──或者更具體地說來,我們需要知道天才角色的定義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樣的角色讓我們認為「沒錯!他就是天才!」
這個認定絕對不是只依靠作者的筆墨形容,例如「某某運籌帷幄,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計謀」之類的,而是一件件具體事件讓讀者認為「對!這名角色超聰明!」
一、天才的定義與定位
這個標題很無聊,但我必須說:這個標題有多無聊,這個步驟就有多重要!
我假設你已經在自己的腦海中塑造出一個你心目中的天才角色了!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很明確地知道這名天才角色的定義與定位。
△定義
所謂定義,就是你腦海中的這名天才究竟是什麼樣的天才?
是學術上的天才或者各類技術上的天才(醫學?資訊工程?生物基因?)?
還是說他是陰謀詭計上的天才?例如是運籌帷幄的軍師類型(軍師、國師、幕後黑手、BOSS等)?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天才會影響他們日後的施展手段,我們需要先就他們的類型進行定義。
■學術與技術天才
如果這名天才是學術或者技術上的天才,意思就是他擁有某種特殊專長,對吧?
擁有這樣專長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特色?
除了在這項技術的造詣非常高以外,也比一般人更可能察覺到他所在的技術領域中特別的地方。
也就是在特定領域的敏銳度。
於是如果我們要在故事中展現他的天才,在劇情的安排上就能夠設計相關的橋段讓他發揮。
■陰謀詭計類的天才
如果你所寫的天才是屬於幕後BOSS型的,這也就較為困難了。
你可能跟我一樣,腦袋裡想不出什麼陰謀詭計,卻又偏偏超愛這種類型的人物,或者超想寫這種類型的橋段,那要怎麼辦?
實際上並不難做,只是步驟麻煩一些。
首先,你要非常細緻地拆分每件事件,標記每則情報(事件資訊與事件所發生的時間)。
利用資訊落差、再加上點時間的先後順序,就可以讓你的角色看起來很聰明。
△定位
定位的部分,也就是這名天才角色之於作品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也或許我們先不要想那麼深,先看看這名天才的身分是什麼。
作為迷人的主角或者主配角?作為幕後BOSS?作為送給主角團外掛的隱士高人或者必死的師父(讀者的遺憾)?
想好身分以後,我們就可以想這名天才的定位。
你想要這名天才在劇情中發揮什麼作用?
推進器,幫助主角團(或者他就是主角本身)推進劇情、破解謎題?
障礙物,給主角團設置障礙,進而幫助主角團展現各自人格魅力?
■當天才站在正方
當你所創造的天才是主角或者主角方的一員時,你需要考慮的是怎麼讓主角方遇到更難的難題,或者表現出「天才也有破解不了的難題」。
例如常見的是:雖然是天才,但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礙,甚至會不擇手段,要靠主角教育或者感化。
■當天才是BOSS
如果這名天才是BOSS,整體劇情的處理一定都是BOSS給出一道又一道難題與障礙,讓主角闖關。
這點單純很多,但重點就變成:作者要有耐性,循序漸進給予難題,並且也要注意BOSS最後節節敗退的表現。
BOSS可能跟主角方有來有回、互有勝負,但最後通常都是以主角方勝利作為結局,那麼這名天才面對最後的失敗會有什麼舉措?
例如出奇不意地反將一軍,讓他生命最後綻放令讀者最難忘的煙火,而後華麗地死去?
這些都是作者可以好好思考的。
▲天才的表現方式
接下來這大段就是重點啦!
天才要怎麼表現、怎麼書寫才會很像天才?
當作者的頭腦比不上天才,又想要描摹天才時,你可以就這兩大塊琢磨。
一、讓天才在相關領域而非直接領域表現
比起直接領域,相關領域或者接近的領域更能夠讓人感覺到:「沒錯!他就是個天才!」
為什麼呢?
舉例來說,如果你設定一名演員發覺某個反派正在演戲、正在說謊,這可能會讓人認為:他是演員,看透他人不自然好像很正常。
但如果是延伸領域呢?
例如演員在拍攝現場(或者舞台)還會碰到什麼?燈光、布景、分段拍攝的道具擺放、臨時修改劇本要變更短期記憶等等可能事件,甚至在拍攝過程暫時休息時,會遇到補妝或者要小心自己身上的道具裝備不被搞壞等等。
總而言之你可以自己一個個列出來,或者請AI幫你延伸拓展再行安排。
於是,當這名演員「發現問題點」是在道具擺放(場記工作),或者發揮他強大的短期記憶力,就會讓人覺得:沒錯!他很厲害!
在更進一步,他可能也會發現燈光照射的問題,監視鏡頭的拍攝問題等等,作者在設定劇情段落時就可以就這些細節點擴張,讓他變成天才(聰明)角色表演的高光時刻。
二、資訊與時間落差「創造」天才
這是一個很笨但是很有用的方法。
要點有兩大類:第一是情報數量的掌握,第二是時間軸。
△、情報數量
簡單來說,也就是每名角色獲得的資訊量。
作為幕後黑手型的、或者軍師型的天才,他能夠獲得的資訊量一定是最多的。
但是我們知道他獲得最多也沒用,我們要將所有的重要角色(主動行動角色)手中的情報數量寫出來。
例如這樣:
□A角色所掌握的情報:1、2、3、4、5
□B角色所掌握的情報:2、4、5
□C角色所掌握的情報:1、3、4
把每件情報都分派(歸納)到不同的角色之下,這樣你會更清楚每個人所知道的、所掌握的資訊。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天才角色是隸屬主角方,甚至是主角,那麼就要注意他的情報來源。
不要像霸總或者霸道王爺那類的,一個字「查」就獲得所有資料。
很空虛的。
而且如果什麼都能查到,壞人玩什麼?(順帶一提,有興趣的人可以多看看徵信社相關的職業心得,這樣方便你在描摹這類人物的探索行動更加具體)
如果退幾步,你真的想要一個「查」字得知全部資訊,在更好的狀態下,你可以安排一些「盲點」給主角方,讓他們不那麼順利。
適當的阻礙可以讓作品更有可看性、更加精采。
△、時間先後順序(時間軸)
當我們安排好每個人所獲得的情報數量後,我們就要來安排時間軸。
一名軍師型的天才角色必定是料敵機先的,所以他情報的獲得一定先於他人,同時,他也可以利用手中的情報去試探、去戲耍他人。
例如這樣:
□第一段時間,A知道1、3,C知道1;
□第二段時間,A獲得2、4、5,B獲得2;
□第三段時間,A操作3讓B吃虧,轉移C的焦點,讓C認為兇手是B;
□第四段時間,A提前變動4,C知道4但有一部分認知錯誤;
於是在時間先後順序安排之下,A就能設計B與C之間撕咬,進而獲得最大利益。
但也有可能,他並不是自己獲取最大利益。
在權謀類型的文章中,通常會說:「這件事情獲得最大利益的是誰,誰就是兇手。」
天才型的角色會留這樣的把柄給自己嗎?
他甚至可能讓相對之下自己更容易對付的B獲得利益,讓B變得像是兇手。
偶爾幫幫B、偶爾幫幫C,在此期間自己也會獲得一些利益,導致B與C都認為A的獲利是對方設置的一種障眼法。
於是A坐山觀虎鬥、成為最後贏家的情況就達成了。
■但如果天才必須要偶有失蹄之時
無論你的天才是好人或者壞人,他可能偶有失誤,或者會有其他突發事件讓他的陰謀詭計不那麼順利。
例如被天才設計的人物因禍得福,意外得知天才所不知道的新情報作為反擊手段;
也可能是有什麼突發狀況產生,讓大環境變動(人事物皆可能),導致天才的計畫被中斷甚至出現紕漏。
這時候,作者可以安排轉折點,讓反派天才開始敗落,也可以讓天才展現出他的危機處理能力、強化他的人格魅力。
這些都可以自由安排。
▲注意!作者也需要學習
不知道各位在閱讀作品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一種情況──
作者很明顯超級兩光!就算講一些基礎原理也是錯的,連網路百科照抄都不肯!
又或者,雖然描述天才,把一切的獲得講得很容易,但看起來超虛的。
例如某某天才駭客,噹噹噹!啪!只按下一個Enter就把對方的資料都拿到手。
一句話,把所有的事情都帶過,雖然不是不行,但是對於天才的描摹大打折扣,特別是這類角色是主角而非配角的時候,只能勉強自己「喔」一聲接受這個設定。
有許多人都會認為「看小說時要把腦袋放一邊」,但如果把這句話當成鐵則,那麼作品就永遠不會進步。
我猜比起一時間的數據,你應該更希望長久的口碑,希望小說發布的幾年後依舊有回頭客。
如果是這樣,那麼就努力提升作品品質。
不用什麼太高深的知識或技術,但是稍加學習,並請運用你的文筆將這些元素寫得精彩。
更具體點,你應該有看過一些專門寫美食與旅遊的部落客所出產的文章,並且也可能看見自己曾吃過的餐廳被介紹。
明明是不怎麼樣的餐廳,卻被寫得絕無僅有、令人垂涎三尺──這就是作者需要做到的事。
▲結論
首先明確你的天才定義與定位,其次利用資訊落差與時間差讓天才看起來更理所當然。
這是頭腦一般般的作者也能做到的事。
過程可能會麻煩一些,例如你需要畫很多的圖、整理很多資料、拆分事件元素等等,將事件安排得天衣無縫。
但不是做不到。
一般人如我,也只能想到這樣簡單的方法來應用。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