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2018年園藝回顧:實驗性質

Posted by

2023最新公告】集結了我園藝文章的要點並重新進行編修與增補的《香草園藝筆記》已於BookWalker平台上架,如欲購買【請點選此連結前往】。


  年復一年……又到了寫年度回顧的時候。

  還記得2018年年初,心裡想著「我或多或少也有些成長了吧!」──如此想著,便想要在香草園藝上頭的挑戰更上一層樓。於是,秉持著莫名而來的勇氣,一口氣在年初買了六盆三吋盆香草,這次的義勇敢死隊名單分別為:

  檸檬天竺葵、玫瑰天竺葵、咖哩草、甜茴香、蘋果香草、紅葉紫蘇。

玫瑰天竺葵。
咖哩草。
紅葉紫蘇。
蘋果香草,我猶愛她的香氣。

  事實證明,這些香草們還真的是敢死隊。

新盆栽由近至遠為:玫瑰天竺葵、甜茴香、咖哩草、檸檬天竺葵、蘋果香草與紅葉紫蘇。

  在比起以前還要更加詳細的觀察與紀錄之下,確信了我家陽台這兒的環境的確不適合特定香草植物,無論是因為對面大樓的施工落成造成每天多被遮蔽兩個小時的日光、或者開放式陽台在雨季和颱風季期間的潑雨等等,一些不耐潮或者得需要大量陽光、大面積伸展的植物在無法獲得充分的生長條件下,十分難以照顧、甚至在撐了數個月後好不易看見成長與繁殖的曙光、卻忽地在它們的生命時間軸畫下休止符。

玫瑰天竺葵即將枯死的白葉。

  舉例而言,檸檬天竺葵與玫瑰天竺葵根據其植株的茁壯與茂盛程度需調整水量、需要常常修剪,舉例而言,若是植株茂盛成灌木叢、澆水量大一點也無所謂;反之若只是小小的三吋、五吋、七吋盆等則須限制。另外因為其土壤與環境的潮濕程度容易造成其根與底部的莖腐爛,需要特別注意。

  從前我在「【香草】溫厚優雅的玫瑰天竺葵」當中所書寫的水分部分已有詳述。

  而這回檸檬天竺葵與玫瑰天竺葵活不過夏季的主要原因有幾項:

  一、此次種植環境過於密集、不利通風;

  二、高溫與雨季的交替、植株不夠茁壯因此撐不過去;

  三、種植的盆栽過小(七吋)、不利其生長;

  從前種植玫瑰天竺葵時是採取長條盆並與檸檬馬鞭草共盆的狀態,這兩組小夥伴配合得很好,加上該盆的土壤是從前調整過的,不若後來使用的土壤源不明、難以調整,加上其土質也不怎麼理想。(後來使用的土壤是二十年來不斷種植物又休耕,期間還添加過各種來源地域的土壤、包含鄉下老家鄰居的土角厝旁土角,總而言之其來源多已無法考證)

  於是,我又再一次難過地與兩個品種的天竺葵告別……

紅葉紫蘇(開花)。沒記錯的話這是第二代了。鏡頭前幾根長長的是混種的細香蔥。
紅葉紫蘇。(第三代)

  緊接著,與我告別的先後順序分別為紅葉紫蘇與蘋果香草。都是在夏日前期突然葉蟎大軍襲擊(有紅蜘蛛與捕植蟎),於是在奮力搶救下依然只撐了兩個多月左右便回天乏術……

  所以我以前曾跟人說,養植物與動物其實很類似,都是長期抗戰的歷程──

  若無法每天花費心力在上頭,只能日日看著自己的「死亡之手」納悶著為什麼自己總是辣手摧花(汗)。

  植物與動物都是生命,差別在於我們身為動物、對於動物多少比較有共感,加上動物痛或生病會哀嚎、植物疼痛或生病卻是一語不發,因此植物是考驗我們細心、愛心、耐心的最佳夥伴們。

  紫蘇與羅勒(九層塔)很相似,需要不斷地摘去花穗避免影響其生長,就算採取放任政策、多也能有如雨後春筍一般一代繁殖一代──但這也是有條件限制的!

  通風與土壤及水分向來是脫離新手以後、最常遇到的問題,此次我的紫蘇被向來控制得很好的葉蟎大軍反撲、措手不及,有很大原因在於其相對脆弱,因此被吃軟了。於是紫蘇在快速地繁殖了三代以後,仍是慢慢枯死、並且再也沒再冒出新生兒出來。

  我的自製紫蘇鹽計畫也宣告失敗。

蘋果香草。這是最健康的時候,不久、她便被吞噬了(汗)

  至於蘋果香草在我剛接觸香草園藝時與如今碰到的都是相同的問題,那便是臺灣的天候當真不適合其生長。蘋果香草適合溫帶、或者比溫帶還要暖上一些的地方,但是臺灣可是堂堂的熱帶與亞熱帶啊!

  因此對於這樣完全不對的生長環境而言,若不好好費盡心思嬌慣一番,很快地它便會與種植者道別……

  此外,後來我才大驚失色地發現,原來蘋果香草需要沙質土,而我栽種蘋果香草的盆栽當中土壤卻離沙質土的條件還差上那麼一點兒,導致其實「我覺得」排水狀況已經不錯了,但其實對於蘋果香草而言仍然「差得遠」。

  再加上後來家中斜對面蓋了大樓、擋去了半個上午的陽光,沒有蘋果香草最需要的全日照環境,因此我也只能哀怨地與蘋果香草告別……(但換另一個方面想,若是夏季的臺灣全日照,不知道蘋果香草是否受得了……真想知道啊!)

因為家中附近的金紙行都沒有賣黏粉,因此索性網購黏粉、與曬乾的香草料混在一起做成香塔。

  最後,充滿著好奇與希望的植物如今存活下來的也只剩下甜茴香與咖哩草了。

  咖哩草充滿著一點淡淡的中藥味兒,若說網路上介紹的「咖哩香氣」,我覺得反而像是「印度香料」的香氣。(印度香料粉是多種香料混合的,每家的配法與特色都不同,在此只是提個名詞、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網路上查查,與鮮奶茶一同煮著喝味道很棒!)

  此外,咖哩草的長相很像迷迭香,加上其葉片、枝幹生長的特性,因此我決定以迷迭香的照顧方式對應。依然保持著修剪通風、不積水的原則,至今依然活得好好的。在葉蟎大軍以後至今上頭偶爾還會爬過紅蜘蛛、捕植蟎,但咖哩草卻仍然茁壯。比較特別的是我一直將其種植於五吋盆中、咖哩草似乎也生長良好、不會覺得過於擁擠。

  至今我還沒機會研究能用到咖哩草的食譜、因此也就沒將咖哩草加進料理中了。

  最後則是甜茴香。若有一直在看著網站的朋友們或許會記得我曾發過一篇「【相片】尾巴」,裡頭是長得十分茂盛的甜茴香。不但手感極好、模樣可愛親人,而且還能吃(笑)。

甜茴香分蘗作業前。

  後來甜茴香因為發展逐漸茁壯,已經達成可以分蘗的狀態,考慮了一個多禮拜後終於決定嘗試將其進行分蘗繁殖──因為我在網路上查到甜茴香通常都是播種繁殖居多,然則我家的甜茴香年初才初來乍到的,趕不上春末的花季、加上臺灣的氣溫一直挺高的、也可能因此導致甜茴香不開花,因此便決定進行分蘗繁殖。

  當時利用縮時攝影拍了影片,現在回頭看來好像加速得太快了,大致上的步驟是:完好地將其從盆栽中取出(務必不傷及根莖)→水瓢中洗去土壤→分蘗分株→種植。至於洗去土壤的水瓢裡頭充滿著土壤,就當作一般的水澆灌其他作物,在都市中的土壤很珍貴、況且我也懶得再去找新的土源,所以好好珍惜是必要的。

  至於剛重新分株的甜茴香我當天並沒有澆水,而是等隔天以後才恢復澆水(視空氣與土壤潮濕度而定)。

  於是,年初時買來的六個小三吋盆在八月中左右,有四盆宣告不治、兩盆存活。

  而後,來到八月底時,我這才發現我家的檸檬桉──應該說桉樹為什麼又稱為「猴不爬」。──從前只想著枝幹長高以後,下半段的枝幹會因為剛毛脫去而滑溜溜的,但原本以為已經很滑溜的枝幹竟然脫皮了!

檸檬桉脫皮。
檸檬桉脫皮。

  第一次看到脫皮的我還傻傻地以為發生什麼事情,很緊張,直到後來想起我家的檸檬桉雖然是盆植,但「畢竟他是樹啊!」這才想起樹木要長大、長粗的時候,脫去老皮不都是正常現象嗎?於是便放下心來。

  而脫皮後的檸檬桉在脫皮後的部位呈現蟹殼青色,摸起來還真的滑不溜丟的、十分療癒,這也才真真正正地坐實了他那素有的渾名「猴不爬」。

  ※

  此外,今年年中時還嘗試將兄長丟棄在一旁給我照顧的珊瑚大戟(Euphorbia cedrorum)砍頭繁殖──主要在於原本的母株高到一定程度、已經讓小盆子承受不住了,因此便想嘗試繁殖。後來也不負期望地第一次繁殖就上手,一次將近二十個枝條全數成功,結果想送也送不出去,因為朋友們只接收能吃的,與我脾性相符(大笑)。

  若有機會,我想會單就珊瑚大戟寫篇文章吧,順便作為留念!──

  珊瑚大戟雖說不能吃(珊瑚大戟與長相相近的綠珊瑚學名不同,綠珊瑚倒是有藥用效果、只是我畢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還是不敢貿然嘗試),於我而言原本珊瑚大戟只是幫忙照顧兄長的棄兒,但到最後卻赫然發現珊瑚大戟的好用之處,那就是珊瑚大戟非常適合拿來練習修剪植物枝幹!

珊瑚大戟,背景由左至右分別為:檸檬馬鞭草、茵陳蒿(青蒿)、義大利馬鬱蘭。

  也可以換另一個方面說,培養植物修剪後生長方向預測的經驗值還有美感,是非常好用的植物!

繁殖後的珊瑚大戟。
繁殖後不修剪的珊瑚大戟群魔亂舞。

  若是珊瑚大戟不修剪,便會開始無限向上延伸、若光源不足還會像是觸手一般亂竄,其實還滿困擾的,但是自從發現有這般妙用以後,一切的煩惱都消失了,很棒很棒!

朋友「泥腿子本舖」種的黃金百香果極甜,又看著其分量極重、乾脆掏空來做小花盆XD

  此外,今年十月下旬開始還挑戰了項新事物,那便是種植馬鈴薯。

  那時候無意間看到家裡一顆被忽略的馬鈴薯長起了芽,於是便默默地將其偷偷地拿到花園的工作檯上猶豫了好久,這才決定先找資料、再來種植。

  在網路上查了各式各樣的資料後,決定以「馬鈴薯種植紀錄」一文做為主要參考。主要的原因在於這篇文章的作者紀錄十分詳盡、令我心生嚮往與佩服,文章作者的細心與耐心讓我能夠快速地吸取相關知識與經驗,這也才鼓起勇氣種下那顆偌大的馬鈴薯。

發芽馬鈴薯。
發芽馬鈴薯,種了幾天後忍不住挖出來看看背面怎麼樣XD。
此時馬鈴薯幾乎充滿了茄鹼。

  在種植前我還沒能清出一盆足夠深度的盆子種植,因此決定先利用一盆七吋盆暫時培苗。原本可以切成薯塊再行培植的,但畢竟我只有一顆的生長空間,於是便很豪放地直接整顆埋了進去……

  但是還露出三分之一表面。真是失策,盆子太淺了。

  但是想著既然馬鈴薯是個容易生長的作物,因此也就將就著觀察幾日。結果果然生長的速度雖然緩慢,但可以從表皮逐漸轉成豆青色、松花色的樣貌看出來裡頭的茄鹼濃度已經逐漸升高,能每日觀察到其變化還挺有趣的。

  不久,我終於將占滿了近十盆的群魔亂舞珊瑚大戟(簡稱未修剪)移開來,正式將馬鈴薯移植進去。

一天午後陽光正好,特別幫馬鈴薯拍沙龍照!

  雖然目前還沒能收成(還差一大段時間吧!),但已經歷經了其中一株的開花,發現馬鈴薯的花蕊還真的有點像是銀絲卷,真是想吃啊……(住手)。如今馬鈴薯每澆幾天的水就會發現必須重新培土,這也讓我本身土壤庫存量不足的狀況下感到些許壓力,因此目前還是努力撐著的狀態。

馬鈴薯的塊莖微微露出,此時需培土。
馬鈴薯花!

  種植馬鈴薯也算是我人生的里程碑了,畢竟是初次的根莖類作物。也因為搜尋了網路上不少資料,還學到了像是愛爾蘭大饑荒的歷史教訓,對於現在陽臺小花園種滿植物的我可真是個非常有效的警鐘。

  回想今年夏季的新進駐植物死亡潮,就是因為過於密集與生長環境不合適而產生偌大災害的。

  如今,馬鈴薯則在我固定的施肥與培土中穩定生長,上頭的莖葉也開始軟塌,想必明年初就能收成了。

  ※

  轉眼間也來到了年底,本來還以為今年沒什麼可以寫的,但想料不到回頭整理起照片來還真的有一大票。

  包含學習到了許多照護植物上細節的事情,從只有頭腦知道了理論到實際的經驗,都是很寶貴的歷程;另外在分蘗繁殖上也多了信心。如今原本以為不太好照料的細香蔥也十分粗勇、甜茴香分蘗繁殖也成功了,這倒是令自己感到十分開心。

  少數還得鞭策自己的便是修剪植株的部分。畢竟我還是喜歡看枝葉茂盛到「爆炸」的樣子,結果……惹來蟲災後,爆炸的不是滿陽臺的綠意、而是我的焦頭爛額啊!

  有人曾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園藝,但我也說不上來。畢竟比起園藝,我更喜歡的還是寫小說(汗)。然則在園藝的過程當中所投注的心力、培養出來的細心與敏銳度等等,都是促進生而為人成長的養分,因此那一點一滴細緻的變化或者豪放的改變都讓人著迷。

  雖然自己對於2019年的香草們與自己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期許,但期待自己在新的一年能夠更加細心,並且或許……也該來學學做菜了!

夕照。(茵陳蒿和檸檬馬鞭草)
超級旺盛的茵陳蒿和義大利馬鬱蘭。

4 comments

  1. 我也好愛蘋果香草的味道,但是前前後後試了三次全軍覆沒以後,我就決定未來哪一天如果搬到國外,再來把這抹白月光請下神壇。

    1. 謝謝你的留言。

      2018夏天的時候,我看著死去的植物們簡直要懷疑人生。
      依照目前現在陽臺上的植物們,偶爾想要一兩天沒澆水進行人工乾旱,或者不檢查是否有病蟲害都是沒問題的,但是蘋果香草與紅葉紫蘇卻不能這麼做(事實上更早以前種植過的白鼠尾草也不行),所以或許也不是種不活,而是真的沒辦法每天撥那麼多時間耗在上頭………Q__Q

  2. 終歸是太熱了,這些在歐洲像雜草一樣的植物在台灣一尊比一尊嬌貴,每天巡也只能看著他們慢慢枯萎,根本在凌遲,所以我開始新的多肉戰場了(邏輯?)
    總之,現在要入手,都還要再三確認他們是足夠耐熱的品種以後才敢下手了哭哭

    1. 謝謝你的留言。

      不過也有些多肉對於臺灣雨季時期很敏感,所以如果因為天候環境想挑選品種,還真的要慎選XD

      例如說我家的烏羽玉怎麼長也長不大顆、子吹烏羽玉甚至爛掉(明明沒潑過雨水啊!難不成要開除濕機養室內?),但是另外有株三地鼠…不對,應該是白裳屬的三兄弟(不知道確切名稱),卻是大風大雨都沒給他遮過,但是卻長得非常粗壯、種了十幾年都還非常健康……總歸我是多肉外行,覺得植物這樣的生物真是謎啊!(眼泛淚光)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